特朗普又开始操刀“调停”,这次的舞台,选在了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线上。
他口口声声表示,泰柬双方领导人已经同意“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仿佛和平就在电话另一头诞生。
可转眼间,泰国和柬埔寨的战火并没有停下来,反而越打越猛。
美国一边想拦住战火,一边又放出“如果继续交战,美国或将无法与双方达成协议”的老套路,仿佛回到了当年对印巴那一套。
对特朗普来说,这不仅仅是调停,更像是在为自己冲一波“诺贝尔和平奖”的积分。
现实是什么?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对特朗普的居中斡旋很客气,甚至当众表示同意“关于两国武装部队立即无条件停火的提议”。一副“你说停咱就停”的模样。
可泰国呢?
泰国外交部嘴上说原则上同意停火,但马上话锋一转,让美方转告柬埔寨:“先谈,确定细节和条件,再讨论停火”。意思很明白,行,谈可以,先别急着放下枪。
谁都看得出来,泰国的意思并不是马上罢兵,而是希望柬埔寨先做出动作,比如先撤兵甚至先妥协,之后再谈具体停火。
柬埔寨是想立即止战,泰国则更愿意在优势下加一把火——态度天差地别。
事情并没有随着特朗普的电话而偃旗息鼓。
根据泰国媒体7月27日的报道,刚过一夜,泰柬边境继续交火。电话通完没几个小时,枪炮声就没停过。
很明显,美国想在东南亚秀一把“和事佬”的风采,只可惜这次剧本没接好。
咱来看细节:泰国不仅没撤,反而在24小时里火力全开。
泰国海军在关键水域一次甩出8艘军舰。阁骨岛、象岛的部署距离柬埔寨海岸线近得让人捏把汗。
泰国空军的鹰狮战机和F-16不时出现在空中,对柬埔寨是一种赤裸裸的威慑。
泰军的陆海空三军,已经上了全套,怎么看都不像是想立即收兵的样子。
而柬埔寨呢,也只能死守阵地,他们的海军稳稳待在原地,没有主动碰泰国的锋芒。
说白了,泰国手里还有好几张王牌压着没用。
陆军的VT-4主战坦克没上前线,海军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还在港口晾着。即使如此,泰军展现出来的实力和主动权已经够让柬埔寨吃不消。
泰国空军一旦施压,柬埔寨腹地都难保平安。相对应的,柬埔寨的远程打击手段只有重炮和火箭炮,完全比不上泰国的航空力量。
打到这份上,泰国和柬埔寨的差距,已经不是一句“兵力悬殊”能说清的。
那么泰国为什么不肯立即停火?
答案藏在细节里。
泰柬本就是一对“老冤家”,从领土争端到边界摩擦,恩怨不断。谁手里多握一块地,谈判桌上的筹码就多几分。
泰军刚宣布攻下由柬埔寨控制多年的茄子山,这可是战略要地。
泰国既然站了上风,自然想趁机继续,谋取更多主动。
何况内部态度也罕见一致。
原本,泰国有一批温和派高层,比如佩通坦、他信家族。可现在闹出录音门,泰国内部和柬埔寨之间的关系也冷了许多。
现任泰国代总理也和他信家族渊源不浅,连温和派都开始硬气起来,泰国对柬埔寨“敲打”几下成了共识。
所以,泰国不仅实力上有优势,内部意见更统一,现在正是加码的最佳时机。
眼下,泰国已经制定了撤侨计划,做好了局势扩大化的心理准备。说得直白点,泰国很清楚战争的风险,但兵临城下,他们更愿意“打一波大的”,而不是匆忙收兵。
可有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有。
泰国虽然强,但真要把仗打大,自己也难全身而退。旅游业是泰国经济的命根子,哪怕短暂冲突,游客都得掉一大截。
边境动荡一旦持续,投资、贸易、各路生意都会跟着受冲击。
所以,怎么看,泰国也需要一个台阶下。可问题是,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谁愿意轻易退出?更何况,一旦谈判时机失了,之前的军事优势也就白费了。
再回头看特朗普的“调停”。
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调停套路,说白了就是用“如果你们还打,我没法跟你们合作”来威胁,脸上是裁判,心里却只关心自己的奖杯和影响力。
可惜东南亚这摊浑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捞到干净筹码的。
柬埔寨是想借美国出面赶紧止战,泰国却更想借美国调停的机会,多要点筹码。只要力量差距悬殊,谁也不会傻到放弃优势,白白给对手喘气的机会。
最后这一局怎么下?
既然战场上的优势已经到手,留点面子下台阶,或许才是泰国想要的结局。
但一时意气之争,胜利随时可能变成包袱。等到真正需要收手时,大家才明白,最难的,永远不是赢一场仗,而是能收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