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新政权上台才半年,为啥就惹来以色列战机的轰炸,还被国际社会冷眼旁观?2025年7月,大马士革的天空被爆炸声撕裂,以色列战机精准打击了总统府和国防部大楼,浓烟滚滚,至少3人丧生,34人受伤。这不是普通的空袭,而是对叙利亚新掌门人朱拉尼的一次警告。曾经被当作“推翻独裁者”的英雄,朱拉尼如今却深陷争议:他不仅重用“东突”恐怖分子,还让叙利亚成了全球恐怖主义的避风港。普通叙利亚人看着家园再次被战火吞噬,心里满是无奈和恐惧:这个新政权,到底要带我们去哪儿?
朱拉尼的故事,得从他试图“洗白”自己说起。2025年初,他频频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比如《纽约时报》和BBC,摆出一副“和平使者”的姿态,信誓旦旦地说要带领叙利亚走向民主。他还在土耳其安卡拉会见欧洲外交官,承诺推动改革,俨然一副国际政治明星的派头。可就在这光鲜的表面下,他却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任命6名“东突”恐怖组织头目为高级军官,其中包括中国通缉20年的“东伊运”核心人物胡达贝尔迪。这帮人可不是小角色,他们带着2万名外国武装分子,直接被整编进了叙利亚国防军。中国学者李子昕一针见血地指出:“朱拉尼这是想借西方媒体包装自己,可重用恐怖分子暴露了他的真面目。”叙利亚街头的老百姓议论纷纷,有人担忧地说:“这哪是改革?分明是把国家往火坑里推!”这种不信任感像病毒一样,在叙利亚的城镇和乡村里蔓延。
更让人愤怒的是,朱拉尼的决定直接带来了血腥后果。2025年3月,叙利亚北部阿勒颇省的库尔德聚居区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东突武装打着“叙利亚政府军”的旗号,冲进村庄,屠杀了1200名平民,其中不少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和孩子。据土耳其媒体报道,这次行动由胡达贝尔迪亲自指挥,目标是清剿反对朱拉尼的库尔德武装。一位幸存的库尔德妇女回忆,当时村子里枪声不断,孩子的哭喊被爆炸声淹没,她只能抱着女儿躲在废屋里瑟瑟发抖。这场屠杀不仅点燃了库尔德人的怒火,也让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关系雪上加霜。街头巷尾的叙利亚人开始质问:我们盼来的新政权,怎么成了恐怖分子的保护伞?
以色列显然也坐不住了。早在2024年10月,他们就以“打击武器走私”为由,试探性地轰炸了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的军事哨所。那次空袭摧毁了朱拉尼控制的武器库,也是在摸底新政权的防空能力和国际反应。当时中国外交部只是淡淡地说“关注事态发展”,没多表态。这给了以色列更多底气。到了2025年7月,战机再次呼啸而过,直击大马士革的核心地带。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这次空袭的目标很明确:削弱朱拉尼政权,警告它别再和恐怖分子搅和在一起。空袭后的总统府附近,满地是碎石和扭曲的钢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一位当地居民站在废墟前,喃喃自语:“我们想要和平,怎么又回到了战争?”以色列的强硬态度,不仅是对朱拉尼的打击,也是对中东地缘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
国际社会对这出乱局的反应,微妙得让人捉摸不透。中国外交部对朱拉尼重用恐怖分子的做法早就表达了强烈不满,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叙利亚取消这些任命,甚至点名要引渡胡达贝尔迪。但空袭发生后,中国的表态却很克制,只是呼吁“尊重叙利亚主权”,没有一句“谴责”或“反对”。这背后,是对叙利亚复杂局势的冷静判断:既要反恐,又不想被拖进中东的泥潭。美国呢?虽然解除了对叙利亚的制裁,还和朱拉尼有过接触,但空袭后也只是嘴上“关切”两句,没啥实际行动。土耳其谴责了以色列,可自己也因为阿勒颇屠杀和朱拉尼翻脸。俄罗斯更狠,直接撤走了在叙利亚的防空系统,让以色列战机如入无人之境。据路透社报道,朱拉尼政权因为和恐怖分子绑得太紧,已经被国际社会逐渐抛弃。一位逃到约旦的叙利亚难民无奈地说:“我们以为新政府会带来希望,可现在连活下去都难。”
朱拉尼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叙利亚内部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南方军、德鲁兹武装、阿拉维派,都对他的统治嗤之以鼻,甚至公开反抗。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重建叙利亚需要上千亿美元,可中国等关键投资方因为恐怖分子问题直接撤了资金。土耳其甚至开始筹划一个“排除朱拉尼”的机制,想另起炉灶。政权内外危机四伏,朱拉尼却还在赌,赌西方会因为地缘利益继续支持他。可现实是,他的“恐怖赌局”让叙利亚离和平越来越远。一个普通的叙利亚小贩在集市上叹气:“我们不想要什么大人物,只想日子能过得下去。”
叙利亚的未来,悬在半空。朱拉尼的短视政策,把一个刚刚摆脱独裁的国家推向了更深的动荡。国际社会得警醒了:反恐不能只是喊口号,得有真刀真枪的合作;叙利亚的重建也得赶紧提上日程,不然这块土地真可能沦为“失败国家”。毕竟,普通叙利亚人的苦日子,已经等不到更多的空袭和争斗了。朱拉尼的“恐怖赌局”,会把叙利亚拖进怎样的深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