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
莱索托,这个夹在南非肋下的小国,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可惜,不是水灾、不是疫情,而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美国关税活活掐断,纺织业崩盘、女工数万失业、黑市玉米价格疯涨,外汇储备撑不过一个半月,联合国和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里,全是“断崖式暴跌”与“大规模饥饿”。
再往前数几天,莱索托首都马塞卢的纺织女工站在工厂外,神情呆滞——她们刚接到通知:工厂关门,订单没了,工资停发。
原因?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句话,莱索托被踢出《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加码50%的关税。
美方理由冠冕堂皇,说是“劳工权利没保障”,可莱索托政府和国际劳工组织查下去,发现纯属“翻旧账”——压根是纺织厂拖欠工资闹罢工,政府还在第一时间调解,真要说“劳工问题”,美国资本往工人脖子上压价才是主谋。
可美国说制裁就制裁,几百万条裤子的订单说没就没。
这不是贸易摩擦,是经济绞索勒死小国的喉咙。
这场变故不是天灾,更不是莱索托自己作死。
根子扎在全球化分工的泥潭——莱索托的纺织业表面上风光,占GDP 22%,女工8.5万,撑起全国三分之一家庭的饭碗。
可谁都知道,所谓“繁荣”不过是美资、台资、南非资本把工厂搬过来,女工工资低得发指(每月80美元),下游利润全让Gap、Old Navy那帮美国品牌赚了,莱索托自己只吃到3%—5%的残羹冷炙。
原材料进口靠中国、印度,市场全押美国,利润薄如刀锋,资本家要什么价就什么价,随时能收摊走人。
你能叫这工业化?
不是,就一加工车间,换个地方立马能复制。
美国说AGOA是“发展援助”,把小国捧成美国车间,实际是用“免税”当胡萝卜,谁不听话谁就被扔下悬崖。
去年还在夸莱索托“劳工榜样”,今年就以“结社自由”问题为名,一脚踹开,50%关税补刀。
如果说过去“自由贸易”是糖衣,今天美国拿起关税当大棒,直接撕破脸。
要说“精准杀伤”,美国人干得一点不含糊。
莱索托最大的纺织厂Nien Hsing,牛仔裤出厂价10美元,AGOA免税进美国市场,零售价飙到30美元,差价都让美资零售商收割。
关税一加,到港价15美元,利润空间暴减,东南亚同类裤子才13美元,美国资本转身就订柬埔寨、孟加拉。
莱索托厂子撑不住,五月六月出口暴跌87%,八成工厂倒闭或停工,外资一哄而散。
你要说美国是贸易伙伴?
分明是行业刽子手。
他们不在乎,你死活与我何干?
反正美国人自己裤子的价钱照涨,美国消费者也得买单,但对莱索托而言,这就是生死。
惨剧不是数字堆出来的,是活生生的人被推向绝望。
看统计,莱索托纺织女工失业,六成家庭交不起学费,四成多的人一天一顿饭。
莱索托世界第一的艾滋病感染率,原本就靠这点工资买抗逆转录病毒药,没钱吃药,今年六七月艾滋病相关死亡涨了一成八。
美国打着“人权”旗号行事,最后把数万女性推入饥饿和病痛里。
说是“劳工权利”,可失业女人的求救谁来管?
小孩不上学、母亲断药,这些在白宫不过是一摞摞被无视的数据。
谁还信美国“人权”这张皮?
他们在乎的是政治牌,不是底层人的命。
莱索托政府的反应,说是“无奈”,太客气了。
国家灾难状态,强制征粮,粮食储备撑不到半个月,黑市玉米面飙到2美元一公斤。
政府连外债都还不起,IMF威胁撤贷,民众成天抢购,商贩囤货,已经乱成一锅粥。
外汇储备只有1.2亿美元,连买粮都不够。
所谓“主权”,在这种体系下连条命都保不住。
国际援助来得慢、分得少,南非给了100万美元,中国捐了点粮食药品,日本欧盟也表示关心。
可莱索托每个月光粮食进口就要3000万美元,复工要2亿美元启动资金,援助杯水车薪,连三分之一的缺口都填不上。
世界上没有什么“国际公平”,坐等南半球小国靠慈善活命,根本是不切实际。
更令人无语的是,WTO裁定美国关税违规,美国直接耍无赖,什么“国家安全例外”,还说WTO管不着自己。
争端解决机制早被美国搞瘫了,WTO成了“口头谴责”的平台。
美国想打哪国就打哪国,这才是“规则”。
嘴上说自由贸易,手里牌随便出,哪有半点契约精神。
海地当年被美国大米砸死过,90年代就是美国让海地取消关税,自己的大米补贴到骨折价,海地农民全饿死。
现在同样的剧本搬到莱索托:先用免税诱你,把你培育成自己的低端工厂,再一脚踢翻桌子,关税一加,经济支柱轰然倒塌。
上一轮是农业,这一招砸的是制造业。
美国的经济殖民根本没换过手法。
眼下,莱索托连喘息的机会都没了。
央行报告摆在那儿,外汇只能撑1.5个月,纺织业外汇收入锐减九成,今年全年对美出口不会超过四千万美元,去年还三亿八千万。
粮食进口刚需,南非货币跟着美元贬值,进口成本爆炸,食品价格疯涨65%,今年底外汇断供,全面饥荒几乎板上钉钉。
当特朗普在推特上炫耀“贸易大胜利”,推文下的世界正在饿死人。
美国眼里的1.2亿美元,不过是一艘驱逐舰的钱,可对莱索托230万人,是活命的最后筹码。
你说这不是现代战争?
只不过是看不到炮火的慢性屠杀罢了。
也不是没人反抗。
莱索托这次的惨状,终于刺痛了非洲邻国。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十六国开了紧急会,暂停进口美国牛肉,限制美国科技巨头的数据业务,考虑终止美国军事训练协议。
南非总统发话,非洲不是美国的后院,想砍谁就砍谁的时代结束了。
非盟加速自贸区落地,争取2025年前九成商品免关税,摆脱对美依赖。
莱索托的血,可能是非洲团结的催化剂。
几十年来非洲国家被掐着供应链的脖子,这回终于憋不住。
有人说非洲能不能团结,那要看痛不痛。
作为中国人,看这一切非常清醒。
中国不光是这条全球供应链上的环节,还是国际规则的塑造者。
美国打着“规则”大旗,实际是“我说了算”,自己违反了还理直气壮,细思极恐。
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是真想让非洲、亚太等小国有活路,有尊严。
不给人家下套,不挖别人经济坑。
这不是嘴上功夫——中国的粮食、药品援助哪怕有限,至少是雪中送炭。
更重要的是,支持非洲自主发展产业链,不把人家永远锁死在低端环节。
有些西方媒体又要跳出来了,说什么“中非关系不对等”“中国利用援助扩张影响”。
这些声音听多了就麻木。
莱索托眼下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合作,是市场的多元选择,是能自己决定经济命运的空间。
谁在收割,谁在帮助,谁在推倒,谁在拉一把,当地百姓心里最清楚。
美式“民主”“人权”在莱索托女工失业、儿童断粮、病人断药的事实前,撕破脸皮。
中国的“命运共同体”不是口号,是实际行动。
你可以唱衰中国,却不能无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新角色。
说白了,莱索托的遭遇不是孤案。
今天是莱索托,明天可能就是孟加拉、柬埔寨、中美洲的纺织国。
只要世界秩序还掌握在少数大国手里,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贸易炮灰”。
WTO的失声、国际援助的无力,只会让更多小国明白:只有联合自强,只有打破霸权规则,才不会被一颗螺丝、一纸关税掐死。
中国在这场“新冷战”里,不仅要稳住自己,更要和所有遭受不公的小国携手改写游戏规则。
莱索托的困境,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对我们自己、对所有渴望公平的国家,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