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魔幻吗?
任天堂美国总裁,道格·鲍泽,人称“酷霸王”,要退休了。
一个名字自带终极BOSS气场,长得又慈眉善目酷似邻家大爷的男人,在为世界上最牛逼的“家庭娱乐”公司卖了十几年命之后,选择了回家带孙子。
新闻稿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什么“一个时代的落幕”,什么“卓越的领导”,什么“我最早玩的游戏就是大金刚”……
看得人热泪盈眶,仿佛圣光打在了每一个加班的任天堂员工脸上。
讲白了,这事儿就跟你看新闻联播一样,你得反着听。
一个公司高管的离职,尤其是在任天堂这种比忍者还神秘的公司,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家庭剧,而是一场冰冷、精准、甚至毫无人情味的系统迭代。
这事的本质,跟酷霸王本人叫什么,他爱不爱玩《大金刚》,没有一毛钱关系。
本质是,任天堂这部精密到令人发指的商业机器,又拧下了一颗功成名就的螺丝钉,然后严丝合缝地换上了一颗新的。
仅此而已。
1. “酷霸王”的价值,从来不是当BOSS
我们得先搞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任天堂美国总裁,这个title听起来牛逼上天,但在任天堂的权力结构里,他到底算个啥?
是游戏开发的掌舵人?是决定Switch 2长什么样的设计师?是能拍板让《塞尔达传说》加入氪金抽卡的天才?
都不是。
他真正的身份,是任天堂这个“中央集权”帝国,派驻在北美殖民地的“总督”。
他的核心工作,不是创造快乐,而是“贩卖”快乐。
是把远在日本京都那帮“游戏上帝”们做出来的东西,用最符合美国佬价值观的方式,包装、营销、塞到每一个沃尔玛和百思买的货架上,最后让你舒舒服服地掏出钱包。
这是一个销售和市场岗的极致。
所以你看鲍泽这些年干的事:上TGA讲相声,在直面会上卖萌,跟玩家社区打成一片,把“任天堂是你的合家欢好伙伴”这个品牌形象焊死在美国人民的心里。
他干得很好。真的,非常好。
他就像一台顶级的人形公关机器,用他那张极具欺骗性的和善面孔,完美地掩盖了任天堂这家百年老店深入骨髓的商业冷酷和法律洁癖。
(插一句,能在法务部被称为“东半球最强法务部”的公司里当总裁,没点狠活儿是不行的。)
当你在享受《王国之泪》的自由时,是鲍泽的团队在确保游戏能准时铺货;当你骂“joy-con漂移”时,是他的团队在处理焦头烂额的公关危机和集体诉讼。
他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一个顶级的裱糊匠,一个能把商业KPI包装成玩家情怀的艺术家。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但这也意味着,他的可替代性,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因为“系统”需要的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一个忠诚且高效的齿轮。
2.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她?
鲍泽退休,接班的是德文·普里查德,一个在任天堂干了近20年的内部人士。
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任天堂式权力交接”。
翻译过来就是:稳定压倒一切,系统不容挑战。
你发现没有,任天堂的权力交接,从来不会出现什么戏剧性的“宫斗”,也不会突然从谷歌或者微软空降一个“改革家”。
它的逻辑就像升级它的主机一样,稳、准、狠,而且绝对的向下兼容。
普里查德的履历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她之前是干嘛的?收入、市场营销和消费者体验的执行副总裁。
看关键词:收入、营销、体验。
这不就是把鲍泽的工作拆开来了么?
这意味着,权力交接的内耗被降到了最低。公司不需要重新适应一个新老板的风格,因为新老板本来就是旧老板工作内容的直接延续。整个北美分部的KPI、工作流程、汇报关系,甚至连茶水间的咖啡口味,都可能不需要任何改变。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一个健康的、强大的商业帝国,从来不依赖于某个“关键先生”。它依赖的是一套可以自我复制、自我修复、自我延续的制度。
从岩田聪到君岛达到古川俊太郎,任天堂的权力核心一直在平稳过渡。他们或许性格各异,但都在忠实地执行着一套名为“任天堂主义”的最高纲领。
北美分部,自然也是如此。
鲍泽的离开,更像是一次计划内的系统维护。旧的CPU因为运行时间太长,性能和功耗比不再最优,那么系统就会自动触发更换程序,从备用零件库里,找一个针脚完全一样、性能甚至更好的新CPU换上。
至于那个旧CPU,系统会给它写一封充满赞美的感谢信,然后把它扔进荣誉回收站。
听起来很冷酷?
朋友,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3. 我们玩家,到底在为什么而感动?
最魔幻的部分来了。
每当这种新闻出现,玩家社区总会涌现出一片“感谢你,酷霸王”、“我的青春结束了”之类的声音。
这种情绪是真的。
但这种情绪的投射对象,其实是错位的。
我们感谢的,真的是道格·鲍泽这个具体的人吗?
不。
我们感谢的,是在他任期内,我们玩到的那些伟大的游戏。是《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带来的震撼,是《动物森友会》在疫情期间给予的慰藉,是《马力欧·奥德赛》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而这些,都不是鲍泽创造的。
他只是那个把蛋糕完美地送到你嘴边的人。
真正做蛋糕的,是远在京都的宫本茂、青沼英二,以及成千上万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名字的开发者。
我们对“酷霸王”这个符号的喜爱,本质上,是我们对任天堂这家公司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的一种具象化投射。
说真的,这事儿就挺讽刺的。
我们一边骂着任天堂的限定商法、网络服务烂、硬件性能抠门,一边又会为它创造的虚拟世界而感动落泪。
这种极致的撕裂感,让我们需要一个靶子。
当任天堂做得好时,鲍泽这张和善的脸,就成了我们夸赞的对象,他成了“玩家的朋友”。
当任天堂做得不好时,他同样也是那个需要站出来挨骂的人。
他是一个完美的“情绪价值”提供者——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在,这个提供情绪价值的符号退休了,换了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新符号。
但任天堂还是那个任天堂。
它依然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拿出神作,也依然会在你习以为常的地方疯狂背刺。
它的冷酷与温柔,创新与保守,都将继续下去。
而我们玩家,能做的,就是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乖乖掏钱。
毕竟,创造快乐的生意,归根结底,还是一门生意。
一个总裁的退休,改变不了这门生意的任何底层逻辑。他就像那个被马力欧打败了一万次的酷霸王,无论他出场还是退场,公主——也就是我们玩家的钱包,最终都还是要被任天堂这个系统给抢走。
不是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