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美联储官宣降息!特朗普还是算错了,赢了面子把“里子”全没了

美联储9月的FOMC会议,表面上是一刀下去25个基点,实际上却像是在揭盖子,里头的矛盾扑面而来。政策利率现在落在4.0%到4.25%之间,幅度不算大,但掀起的水花可不小。原因很简单,这不仅跟美国的经济形势挂钩,还能顺着金融市场的链条,直接传到咱老百姓的理财账户里。

会场上一片吵闹,有委员觉得应该一次到位降50个基点,比如新上任的理事米兰,他直接投了反对票,理由就是这个力度不够用;还有人干脆认为今年一次都不必降。偏偏“点阵图”上乱成一锅粥,有人预期要降6次,有人零次,平均下来就是还有2次,这一下,市场情绪又被吊了起来。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像打太极,一会儿承认就业市场明显趋弱,新岗位增长放缓,失业率微升,假如裁员潮一来,失业甚至会加速飙升;一会儿又补上一句,老百姓的账面和口袋还有余粮,消费看着还可以,经济没有那么糟。至于通胀,他直接搬出老话本,说关税造成的物价上涨只是“一次性的”,基本和两个月前的表态如出一辙。

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他虽嘴上喊着“不急着降太快”,但又敲打市场,说明年降息的预期被看得太乐观。如果这只是单纯的货币政策判断还好,可如今的美联储,早就不是只看数据说话的机构了。

特朗普在里头的布局,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七个理事里,他的亲信就有三个。接下来地方联储主席还要换人,如果再调整掉那些持不同意见的理事,美联储的“独立”恐怕就要变成一句空话。鲍威尔的硬撑,很可能撑不到最后,一旦人事布局到位,降息节奏很可能会急转弯。

市场对此的反应特别像过山车。刚听到“年内还能降两次”,美元下挫,美债利率下降,黄金应声上涨。可发现明年只多降一次,再叠加鲍威尔那股“偏鹰”的味道,情绪掉头就走,美债利率和美元重新上抬,黄金往下掉,美股则是一阵摇摆,最后只比原来高出一点点。

这背后的逻辑不复杂。投资者想靠降息释放的流动性赚快钱,但又怕如果美联储顺着政治操作猛降息,会让美元的信用打折,到最后不仅钱赚不到,手里的美元资产还可能缩水。这种不信任,使得资金在短期和长期债券之间出现分化。两年期美债利率大概率继续走低,十年期的则因长期风险预期而下降有限,投资者需要更高的回报来压住心头的不安。

所以这场看似是美国的“家务事”,最终跑不出全球经济的棋盘。毕竟美联储政策调整触发的汇率、债券和大宗商品波动,分分钟就能透过市场传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另一个细节同样值得盯紧,美联储的关注重点已经从防范通胀转向保就业。这在美国不是小事,过去两年,它几乎每次会议都死盯通胀,这次官宣态度的转向,对市场是重要信号。尤其是在本土就业数据持续走弱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它可能在未来降息的动作上更为果断。只不过,这个“果断”究竟是出于经济判断,还是政治驱动,才是投资者真正担心的地方。

而政治介入的后果,并非只会停留在美国国内。美元若因政策宽松过头而贬值,全球美元资产持有者都会受到波及,储备货币的稳定性也会成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在短暂兴奋后立刻回调,大家都愿意看到利率下降推动股市和经济短期走暖,但没人希望美元的根基被掏空。

美联储的争论表面是降息多少基点,实际上是它还能不能自己做主。一旦政策节奏取决于特朗普的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数据和中长期考虑,那么占美元体系便宜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买单的就是全球投资者。

再看眼下的状态,降息的过程像挤牙膏,无论幅度还是节奏都很谨慎。但未来几个月,随着地方联储主席的轮换和理事席位的再分配,美联储内部的平衡可能会被彻底打破。外界盯着的就不再只是指标,而是谁在放手按下那个按钮。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考题,而是一次权力结构的重塑。而趁着体系还没彻底偏向某一方,把自己的资产配置想清楚,心里留个底,比天天对着K线图瞎猜,更有用。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