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拉达克动乱升级,Z世代不好惹,莫迪铁腕镇压失灵了

列城那把火,据说烧起来的时候,空气里全是烧焦的塑料味儿,那是印度人民党的招牌。

远在新德里的莫迪,估计半夜接到电话时,第一反应还是中印边境是不是又出啥幺蛾子了。

毕竟,在他老人家的世界观里,麻烦永远来自外部。

结果电话那头说,“老板,后院让人给抄了。”

抄家的,还不是外人,是一帮天天刷Instagram、嫌网速慢的“Z世代”。

这事儿要从一个叫旺楚克的人说起。

对,就是《三傻》里那个不走寻常路的天才原型。

现实里的他,没电影里那么潇洒,带着十来号人在街上搞绝食,跟苦行僧似的,就想让新德里的大爷们听听拉达克这地方的哀嚎。

他们的要求,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当“二等公民”。

想有个正儿八经的“邦”的名分,好把祖上留下来的土地和文化护住,别让外来的大资本家当成自家后花园随便刨。

再给本地娃留几个铁饭碗,别搞到最后大学毕业还得去给外地来的老板开车门。

就这么点事儿,写在纸上,递上去,然后,石沉大海。

街上那些脸上蒙着布、眼里冒着火的年轻人,你问他们为啥这么大火气?

他们可能也说不清2019年那个废除“特殊地位”的法案到底是个啥,但他们门儿清——自家门口的活儿被抢了,爷爷辈传下来的牧场被德里来的公司圈走了。

当初画的大饼是“当家做主”,结果变成了给别人“看家护院”,连狗粮都快没得吃了,能不急眼吗?

于是,一场原本想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在新德里的傲慢和年轻人的荷尔蒙催化下,直接快进到了“暴力不答应”。

印度人民党的办公室,成了第一个祭品。

催泪弹的酸爽和石块的闷响,成了九月底列城街头的主旋律。

官方数据说死了4个,伤了150个,但谁都知道,真实数字往往藏在小数点后面。

这时候,万年太子拉胡尔·甘地准时上线了。

他那谴责的小作文,写得比谁都快,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看吧,我就说他不行”的窃喜。

这种场面,跟村口大妈看邻居家夫妻吵架一个心态,嘴上喊着“哎呀别打了”,心里巴不得他们把房顶都给掀了。

政治嘛,就是一门“趁你病,要你命”的艺术。

莫迪那套治国的老办法,在拉达克这事儿上算是彻底玩不转了。

以前对付抗议,无非就是抓头头、给封口费、画大饼三件套。

可现在这帮孩子,头头就是他们自己,精神领袖在加密聊天群里,物质追求在电商购物车里。

你跟他画饼,他问你饼能不能抵首付。

你抓他一个,他能给你整出十个“烈士”头像,分分钟刷爆你的服务器。

这哪是抗议,这简直是针对政府公信力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更要命的是,列城这地方,地理位置邪乎得很。

左手挨着咱们的新疆西藏,右手挨着巴控克什miri,简直就是个火药桶上的保险丝。

莫迪现在是两头堵,往死里镇压吧,等于亲手把拉达克人全推到对立面,以后这地方就别想消停了。

要是手软了,又怕被国内外的对手看成是软柿子,谁都想来捏一把。

这道题,无解。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取消克什米尔特殊地位那天起,这个剧本就已经写好了。

莫迪政府的逻辑很简单,用一套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强力胶,把这个成分复杂得像一锅咖喱的国家粘起来。

但他们忘了,强力胶这玩意儿,不透气,而且易燃。

拉达克只是第一个被憋出内伤又被点着的地方。

往东北边看,曼尼普尔、那加兰,哪个不是一肚子怨气?

所以啊,列城的这场骚乱,远不是结束。

新德里的消防车就算能扑灭这里的明火,也扑不灭人心里的火星。

现在就看,下一个被点着的是哪儿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