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周总理棋力解密:棋王让他两步,相当于让王健林掏500块

周总理棋力解密:棋王让他两步,相当于让王健林掏500块

都说总理是“延安亚军”,这名号听着响亮,可细究起来,里头到底有多少是同志间的抬爱,又有多少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这事儿,还真得从一场发生在战火纷飞的重庆,看似不经意,实则分量极重的对弈说起。

那年是1939年,重庆成了战时首都,雾气蒙蒙,人心惶惶。就在这种背景下,一场特殊的棋局在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特园”里悄然摆开。对弈的一方,是我们的周总理,另一方,嚯,来头可就大了,是当时号称“中国棋王”的谢侠逊。

谢老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可不是街边棋摊上寻常老大爷,那是编撰了《象棋谱大全》的一代宗师,被后人尊为“百岁棋王”。他一生以棋会友,更以棋救国,在抗战期间四处奔走,通过下棋表演为前线募捐,是个风骨铮铮的爱国者。

这样的两个人坐到一张棋盘前,本身就是一出好戏。更让人捏把汗的是,棋局的规矩是谢老先生让周总理“二先”。

这“让二先”是什么概念?我给各位老哥打个比方。这不像围棋让子那么直观,象棋里头,开局多走一步就占尽先机,多走两步,那简直就是把主动权彻彻底底交给了对方,相当于百米赛跑,你让人家先跑出去二十米,你再从头追。这盘棋,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平等的较量。

按常理推断,宗师让业余爱好者两步,基本上三五十个回合就能分出胜负,干净利落。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一连下了三盘,盘盘都是和棋!

你品,你细品。三盘和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巨大的劣势开局下,周总理硬是凭借自己滴水不漏的防守和敏锐的战术嗅觉,一次次化解了棋王的攻势,把局面牢牢稳住,拖入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境地。

看到这儿,估计不少老棋迷心里都得犯嘀咕,让两先还能和棋?这谢老先生是不是顾及总理的身份,故意放水了?

要我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谢侠逊老先生一生傲骨,棋品如人品,断不会在棋盘上弄虚作假。况且,当时那个场合,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是头等大事。这一盘棋,下的不光是楚河汉界,更是政治智慧和个人风采的展现。谢老先生全力以赴,才是对总理最大的尊重。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周总理的棋力,远超我们想象。他自己谦虚地说是“延安亚军”,那纯粹是他的个人风格。要知道,延安当年可是藏龙卧虎,陈毅元帅就是一位棋瘾极大、水平极高的大高手。能在这样一群人里排到第二,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总理的棋风,和他做人做事一脉相承。不急不躁,后发制人。你攻你的,我守我的,阵脚稳如泰山。在看似被动的防守中,总能找到你进攻露出的那一丝丝破绽,然后抓住机会,一击致命。这不就是他在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上,进行外交斡旋的真实写照吗?棋盘如战场,也如谈判桌。他下棋,下的不光是兵马炮,更是人心和时局。

那场对弈之后,两位大家惺惺相惜。谢侠逊还特意创作了一幅名为“共抒国难”的象棋残局图谱赠予总理。这幅棋谱已经超越了棋艺本身,成为一段团结抗日的历史佳话。棋盘上的刀光剑影,最终化为了共赴国难的拳拳之心。

非要给总理的棋力,放在今天做个参照的话,那些软件上的段位其实不太好说,毕竟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让一代宗师两先而不败,这水平,搁现在怎么也得是摸着省级比赛冠军门槛的实力。跟王天一那种顶尖的职业特级大师比,或许还有差距,可是在业余棋手里,绝对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

说到底,我们今天回看这段往事,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总理那神乎其技的棋艺。我们更佩服的,是他在任何领域都能展现出的那种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大师风范。无论是面对百万大军的战场,还是方寸之间的棋盘,他总能气定神闲,走出最稳健、也最出人意料的一步。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事风格,往往会投射在他所热爱的事物上。象棋,对于总理而言,或许不只是一项消遣,更是一种思维的操练,一种战略的推演。那份沉稳与智慧,早已刻进了骨子里,无论是在谈判桌前,还是在棋盘之上,都同样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