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瞭望台#
伊朗总统差点被以军“斩首”,他怎么逃出生天的?我国又是怎么“拖住”美国的呢?
最近,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遇袭一事有更多细节被披露了。在之前伊以冲突期间,以军曾对佩泽希齐扬和多名伊朗高级官员实施“斩首”行动,地点是德黑兰西部一栋大楼的低层。当时,包括佩泽希齐扬在内的多名伊朗高级官员正在召开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在会议开始后不久,以军的6枚导弹袭来,最先瞄准的是大楼入口,目的是为了封锁佩泽希齐扬等伊朗高官的逃生路线,接着便是对大楼的轰炸。所幸出席会议的伊朗高层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出口成功撤离,这才没有让以军的“斩首”行动得逞。
事实上,这件事最先还是佩泽希齐扬本人亲口爆出来的,几天前,他在采访的时候主动说了出来,但当时并没有说更多的细节。那时舆论对这件事还多少有些怀疑,而这次披露出的细节,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证实了以军“斩首”行动的真实性。
我们怎么来看这件事?简单说两点:首先,这说明伊朗内部已经被渗透成筛子了,伊朗高层的安全风险不是一般的大。要知道,像佩泽希齐扬这样的伊朗高层人物,日常行程都是绝对保密的,尤其还是在冲突期间。但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以军不仅准确的定位到了佩泽希齐扬等伊朗高层的位置,而且还是等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偷袭,这时间上也掐的十分精准。要说这背后没有伊朗的“内应”配合,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信吧。连伊朗自己都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是否有人泄密,他们在这一点上也十分怀疑。
说到这里,不免多提一句,之前还有消息传出,以色列政府有意暗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如今结合上面的事情来看,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非常大,并且成功率也是有的。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之前伊朗国内在为近60名遇难的高级指挥官和科学家举行国葬的时候,哈梅内伊从始至终都没有现身,当时有舆论认为,哈梅内伊没有现身是担心被以色列暗杀。
话说回来,其实通过以军接连暗杀伊朗高层这件事,还说明了一点,以色列主动发起伊以冲突,表面上看是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了摧毁伊朗境内的核设施,消除伊朗对以色列的“核威胁”,但实际上这其中可能还隐藏着内塔尼亚胡政府一个更深的目的,那就是彻底颠覆伊朗现有的政权。在以色列看来,这或许才是彻底消除伊朗“核威胁”最有效的途径。
说起上个月的伊以冲突,以色列的盟友美国也下场了,出动B2战略轰炸机对伊朗的三处核设施进行了袭击。并且特朗普还公开放话,考虑因铀浓缩问题,美国有意再次轰炸伊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国出手“拖住”了美国。这话怎么讲?在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后,我国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强烈谴责美国的行为,明确指出美国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伊朗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之后,王毅外长在访问法国期间再次强调,美国悍然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的核设施,是开创了恶劣先例。如果引发核灾难,全世界将为此埋单。正是我国在国际场合的正义发声,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按住了美国的嚣张气焰,否则,依照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不排除美国还真有可能再次对伊朗发动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