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追了亏了,股价上市6天 6 连跌,处在明显的上市巅峰期,为什么还有人买?

一家公司上市,连跌6天,第一天冲进去的人直接亏掉三分之一。 明知道是火坑,为什么总有大批人抢着跳? 这背后根本不是投资,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搏傻游戏。 华新精科上市首日暴涨272%,从发行价18.6元猛拉到77.3元,但收盘时却回落至69.3元,这意味着当天最高点买入的人立刻浮亏10%。

更残酷的是,之后连续五天,这只股票没有一次反弹,一路砸到52.12元。 也就是说,仅仅六天,高位买入者亏损幅度超过32%。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人不断尝试抄底。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A股炒新生态的真实缩影。

华新精科是一家生产电机冲压铁芯和模具的企业。 去年年报净利润1.53亿,略有下降;今年三季报预告净利润1.45亿,同比增长。 但基本面在新股狂热面前几乎被忽略。 上市首日,股价在无涨跌幅限制的规则下被疯狂推高,最高触及77.3元,最终收在69.3元。

当天高位冲进去的资金,原本预期第二天还能继续拉升。 毕竟前五天没有涨跌停限制,单日翻倍都不是梦。 可惜第二天股价仅仅微弱反抽了一下,根本没法让首日套牢盘解套,反而继续大跌9.06%,接近一个跌停板。

第三天又跌9%,此时距离无涨跌幅限制结束只剩两天。 被套的投资者开始焦虑,但依然抱有幻想,期待奇迹反弹。 然而第四天和第五天,股价继续下跌1.07%和3.77。 五天时间,每天都是高开低走或直接低走,多头完全被压制。

从第六天开始,涨跌幅限制恢复为10%。 但股价依然没有起色,下跌4.47%。 至此,所有上市初期买入者,不论是首日追高还是后续抄底,全部被套。 日线上的阴线一根比一根长,成交量却不见萎缩,这说明抛压仍在持续。

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在这种行情中买入? 第一个心理是侥幸。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短暂回调后还会新高,只要跑得够快就能赚到差价。 尤其是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波动极大,短线投机氛围浓厚。

第二个心理是抄底错觉。 看到股价从77跌到60,就以为已经很便宜,结果买入后继续跌到50。 市场从不简单遵循跌多了就该涨的逻辑,尤其是刚上市的新股,初始定价往往严重偏离真实价值。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热门外衣。 华新精科属于电机零部件领域,算不上热门赛道,但也带有精密制造标签。 部分投资者赌的是行业未来被资金炒作,提前布局等待风口。 可惜目前来看,资金不仅没有接力,反而持续流出。

去年9月上市的长联科技就是前车之鉴。 该股发行价21元,上市首日暴涨超过1700%,第二天又涨32%,股价最高冲到689元,两天累计涨幅超过32倍。 但由于短期涨幅过于离谱,之后开始了漫长下跌,一年时间跌至59元,至今未稳。

新股跌多久才能企稳,往往取决于上市初期的炒作幅度。 如果首日涨幅已经很大,那么价值回归的过程就会非常漫长。 华新精科虽然已连续下跌六天,但相比发行价仍有两倍涨幅,泡沫远未挤净。

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前五天不设涨跌幅,这本是为了让市场更快定价,但却成了投机者的狂欢舞台。 高波动、高换手吸引大量短线资金参与,同时也加速了主力资金派发。

盘中剧烈震荡是常见现象,例如某新股第一天可以从最低40元拉到最高80元,再回落至60元。 这种走势足以让冲动者追在高点,割在低点。 而真正能赚钱的往往是中签的原始股东和机构,散户多数沦为埋单者。

对于普通投资者,最理性的做法是避免在上市初期参与炒新。 除非你对行业和公司有极深理解,并且能承受股价腰斩的风险。 否则观望才是最佳策略,等待股票真正企稳、成交量萎缩后再考虑是否介入。

股市永远不缺机会,但高风险交易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华新精科不是第一只上市即巅峰的新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