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训练场上,教练班长曾超的声音洪亮有力,几十名年轻人齐刷刷地站成一条线,动作干净利落。
张庭富站在队伍中间,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但他的眼神坚定,腰板挺得笔直。
这是他第一次穿上迷彩服,第一次感受到军营的氛围。
他深吸一口气,心里默念:“这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贵州省织金县人武部的役前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了让这些即将踏入军营的年轻人更快适应部队生活,人武部精心设计了一套训练计划。
从队列训练到内务整理,从政治教育到体能强化,每一项内容都严格按照部队标准执行。
教练班长曾超是个“老江湖”,带过不少新兵,他总说:“训练场上没有捷径,只有一遍遍的重复,才能练出真本事。”
张庭富是这批参训青年中的一员。
他从小就对军人充满向往,家里墙上贴满了军旅题材的海报。
这次参加役前教育,他格外珍惜。
训练第一天,他就遇到了“拦路虎”——站军姿。
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他浑身酸痛。
教练班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别急,慢慢来。军姿是军人的基本功,站好了,后面的训练才能顺。”张庭富点点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除了体能训练,政治教育也是役前教育的重要一环。
人武部特意邀请了织金籍的优秀退伍军人来授课。
一位老兵讲述了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从抗洪抢险到边境巡逻,每一段故事都让张庭富听得热血沸腾。
课后,他忍不住问老兵:“当兵苦不苦?”老兵笑了笑:“苦是苦,但值得。穿上这身军装,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代表的是国家。”
为了让参训青年更直观地感受军人的荣誉感,人武部还组织他们参观了荣誉室。
墙上挂满了奖状和照片,记录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张庭富站在一面锦旗前,久久没有挪步。
那是一面抗洪救灾的锦旗,上面写着“人民子弟兵,危难显身手”。
他摸了摸锦旗,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训练场上,教练班长曾超总是以身作则。
每一个动作,他都亲自示范,确保学员们能掌握要领。
张庭富记得有一次练习齐步走,他的动作总是不协调。
曾超走过来,耐心地纠正:“摆臂时别耸肩,动作要自然,就像平时走路一样。”张庭富试了几次,终于找到了感觉。
他笑着对曾超说:“班长,您这教得真细致,比我们体育老师还厉害。”曾超也笑了:“当兵嘛,细节决定成败。”
役前教育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锤炼。
每天的训练结束后,人武部还会组织谈心谈话,了解参训青年的思想动态。
张庭富在一次谈话中坦言:“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想到自己的梦想,就觉得再苦也值得。”人武部领导听了,点点头:“有这种想法就对了。当兵不是儿戏,需要的是责任和担当。”
训练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庭富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他的动作更加标准,眼神更加坚定,就连内务整理也做得有模有样。
同宿舍的战友打趣道:“庭富,你这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是不是偷偷练过?”张庭富笑着回应:“那可不,咱得对得起这身军装。”
役前教育接近尾声,人武部对参训青年进行了综合考核。
从思想状态到身体素质,从日常表现到纪律意识,每一项都严格打分。
张庭富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了考核。
他站在训练场上,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下一步,就是真正的军营了。”
织金县人武部对这次役前教育的效果非常满意。
他们不仅为部队输送了优质兵员,也让这些年轻人提前感受到了军人的责任与荣耀。
人武部领导表示:“役前教育是青年迈向军营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严格的训练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部队里更快地成长。”
张庭富的故事只是众多参训青年的一个缩影。
他们怀揣梦想,带着家乡的期望,踏上了军旅生涯的征程。
训练场上的汗水,荣誉室里的感动,谈心谈话中的感悟,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淬火青春,启程军营。”这是张庭富写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话。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穿上军装,他不仅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守护者。
他的青春,将在军营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