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天一早,微信群就先吵开了。理想i8和乘龙卡车怼在一起,8吨的货车说翻就翻,谁料2.6吨的小白“脚不沾地”站原地,视频也是铺天盖地。讨论群友里,“土豆”直接甩一句——“要不CEO真人撞一把?”有人还配了表情包,活像大伯嗑瓜子看热闹。
场面热闹归热闹,隔壁小区那位叫老宋的修车师傅一听,脸都黑了。“这事咋整?真人撞?赶大集呐,命就这么给糟践?”他说话带点河北味,嫌事大的语气特重。你信他说,GB11551的条文,连墙上旧报纸上都能背下来。他喝口茶,反反复复强调这行有命令,不许用真人测试。全国标准不批,你有多大本事都白搭。
场景其实很微妙。中国汽研头一份声明,说撞这回车儿,就是验证理想i8自己家安全性,没抬杠说乘龙卡车不行。东风柳汽那头坐不住了,一纸声明发得咔咔响,说损了他们名声,让理想揍卡车弄个大场面,上路得讲规矩。这边理想也不是省油的,说啥都听中国汽研指挥,要测再测一遍没意见,还说卡车是人家选的,不是自己指定的。就这三方对话,能出一本戏本子。
咱实话实说,车主群里多是普通人,谁买理想就要和卡车杠?就路人一个。这事搞得车主媳妇晚上都没敢下楼遛狗,说是被冤枉成“安全斗士”了。其实吧,买哪款车也就是图个踏实,真有事故,谁愿上这新闻?有个杭州的哥们在群里感叹:“前两年买的老ES8还摔过马路墩,撞起包来车里就一股机油味……这新i8听说电池包下边全钢护板,结果看着还真有点不怕撞的样子。”
有趣的是,测试那台乘龙不是新车,是回收出的旧班车,听师傅们私下说前桥早有点松垮,卡扣那块本来也不是为撕咬准备的。这些小细节其实外头没人琢磨。再一说,群里还有人玩票自测的,去年极狐也整了同样的活法,两吨的小车,也是掀翻8吨卡车。听着玄乎,其实当时有业内人出来提醒,得看速度、板型和楔角,不能光瞅吨位。
焦点其实还在测试那一刻。理想i8车头楔型,重心压得低,开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正好成个撬杠?我那朋友小高,原来卖过电动车,说理想底盘有硬功夫,把减震桥搞得死实。卡车那头的卡扣,靠的是一组横销,理论能拉十几吨,但角度要是邪点儿,加上撞点下移,能不能顶住就两说了。有师傅现场翻了下照片,说乘龙那车卡码焊得稍微糙,没二道加固。
道听途说也多。有人阴谋论,说理想向中国汽研打招呼,专挑失修的卡车搭配,想着极限出效果,成心放大结果。这吧,有点夸张。汽研所那堆老头儿,说话都夹带老式普通话腔,“咱们回国资委,上市单位,经不起半点操纵。”反正理想要掌控汽研所,怕是扯淡。
后来聊天说,其实更让人操心的是,卡车的品牌LOGO在镜头里晃得太清楚——甚至没贴个纸。东风柳汽肯定恼火,新车没事,旧车被撞翻出大新闻,还落个产品不顶用的印象。厂里师傅吐槽,“要真测,也别让厂标招牌全露着,配合下遮个块布子。”
有个小八卦补一嘴,车主群里有人晒了台理想i8隐藏功能,说座椅加热调不对温,要手动摁三次才能定住最烫的档位。聊着聊着牵到安全配置,有人提i8车内钩子“不够顺滑”,高速一急刹小物件照样乱飞,说下回不如用日版专用锁环包过。
测试余波,外头压根没给出物理详解。群里大佬催着要复测参数,想看卡扣是不是二手货出问题。前天修车铺里邻居闲聊:“啥时候复测,还能不能拿新卡车?”小乐玩笑:“怕不是要等乘龙把卡扣再焊俩筋吧!”
经历这一圈闹腾,理想i8反而变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主角。前两天转手市场传出一台刚碰过事故的i8,据说加价还真有人追要,理由是“真撞不怕死”,出手快,老板娘给贴了个“百撞无忧”贴纸。本事大不大不知道,二手车商倒是乐坏了。
有人说,但凡再大点动静,小区那台本该贴“乘龙无敌”的老卡车师傅,恐怕要被孩子小名给笑话一阵了。理想i8,命硬还是命好,多少还得看车主这多年小毛病少不少。事故其实没弄明白,饭后的笑谈倒是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