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盘州至兴义高铁铺轨完成,贵州“市市通高铁”目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条即将于今年底通车的线路填补了兴义的高铁空白,却未完全释放贵阳至兴义的直达潜力——两地仍需通过沪昆高铁绕行盘州。
而一条更早规划、直连贵阳与兴义的铁路(贵兴铁路)正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对安顺而言,这条东西向大动脉将赋予其“贯通黔中,联动滇桂”的全新枢纽角色,更将让安顺市南部地区迎来高铁,下面就重点为大家介绍这条贵阳至兴义铁路。
贵州省十四五铁路规划中的安顺铁路网
贵阳至兴义高铁(简称 “贵兴高铁”)原定位为 “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旨在填补沪昆高铁与南昆铁路之间的路网空白,构建贵阳至兴义的直达通道。线路全长约28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 250公里条件),途经贵阳、惠水、长顺、紫云、贞丰、兴仁、兴义等8个市县,拟设14座车站。其中,安顺段途经紫云等地,覆盖安顺南部喀斯特地貌核心区。
由于建设规模大、资金筹措困难,决定先行实施盘州至兴义高铁(盘兴高铁)作为过渡方案。盘兴高铁全长9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设盘州、保田、兴义南 3 座车站,预计 2025 年底建成通车,届时贵阳至兴义可通过盘州枢纽实现2小时直达。
盘兴高铁
相较于盘兴高铁的“连接最后一站”,贵兴铁路的规划更注重纵深覆盖:项目串联黔南州、安顺南部紫云县、黔西南州贞丰县等无铁路县市,可填补空白区域。由于具备客货双重功能,可兼顾沿线农产品运输与旅游客流。同时可起到路网加密作用,与沪昆通道形成互补,强化黔中-黔西南联系。不过目前贵兴高铁主线目前则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正争取纳入我国 “十五五” 规划。
尽管尚未进入施工阶段,贵兴铁路的前期工作已显露复杂挑战,比如项目投资回报率低,市场化融资难度大;二是沿线喀斯特地貌导致桥隧比高,建设成本高。具体来讲,首先是地质条件制约:线路需穿越黔南岩溶区、安顺南部喀斯特峰丛地带,参考在建的盘兴高铁经验——其90.66%桥隧比中包括11203米的Ⅰ级高风险保田隧道,贵兴铁路需攻克类似技术难题。
贵阳至兴义铁路
生态红线协调:紫云段涉及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选线需平衡开发与保护。经济可行性论证:与盘兴高铁250公里时速的纯客运定位不同,贵兴铁路需论证客货混跑模式下运量需求。
不过安顺市已在配套路网布局上未雨绸缪:推进G658公路改扩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公里),强化铁路站点公路集疏能力。同步建设安盘高速(沪昆高速扩容工程),罗汉坡隧道已于2025年7月贯通,这些工程为贵兴铁路提供了路网协同基础。
该高铁的建设,贵兴高铁与黄百铁路形成 “十字形” 枢纽,使安顺成为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铁路中转中心。线路远期将与兴义至百色高铁衔接,打通 “贵阳 - 兴义 - 百色 - 南宁” 出海通道,助力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