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在抽叙利亚的油,土耳其还在扣水,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搞旅游,俄罗斯守着塔尔图斯港一动不动。看着平静,其实是分赃已经分到大家都满意了。你要是现在去翻叙利亚的新闻,基本找不到大篇幅的报道,媒体的灯光早就转向别的舞台。
这不是因为枪炮停了,而是因为大玩家们都赚完钱退场了。你想啊,超过一千六百万叙利亚人流落成难民,占战前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这里七成的人连饭都靠国际援助解决,拿的还是烂面包和过期罐头。医疗早就瘫了,一个小感冒都可能要命。学校成了难民营,操场晾着破衣服。孩子的童年是炸弹和地下室,不是动画片和冰淇淋。
这种局面,从2024年底反对派挺进大马士革那一刻就开始定型了。十天时间,首都失守,阿萨德家族连夜飞莫斯科避难。老板跑了,剩下的就是静默的分赃。美国心安理得继续抽油,库尔德武装还是它的保安队。土耳其稳稳盯着“安全区”,幼发拉底河的水阀还在手上,北部农田从绿地变黄土已经没人管。以色列彻底把戈兰高地圈成自家领地,还开始旅游开发。俄罗斯看着码头完好,兵也没动一兵一卒。
这种故事往回翻十几年就能看出套路。2011年的时候,一群年轻人觉得阿萨德政权不厚道,走上街举横幅,呼喊要更多工资和尊严。本来是劳资纠纷,结果闹成全国的械斗。美国嗅到油田味,第一个赶到,嘴上说“重组”“优化”,实际上盯的是东部的欧麦尔油田。它不亲自下场打,而是扶持库尔德武装占着油田,然后每天几百辆油罐车往伊拉克把原油卖掉,账走离岸公司,钱进自己兜。当地人的死活,只能算“市场阵痛”。
土耳其的动作更够味。趁你家打乱,他直接在叙利亚北部划出“安全区”,实则是自己后花园。幼发拉底河从他家门口流过,他建三座大坝,截了下游40%的水。叙北农业就这么被掐死,理由是“反恐”和“边境安全”,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耍流氓还打着世界和平的旗号。
以色列的机会主义在这场混战里也暴露无遗。戈兰高地争执了几十年,你顾不上时,它悄悄加钢筋做围墙,一举吞下这块地。就像趁邻居住院的时候,把公共车位变私有。生米做成熟饭,吵也没用。
俄罗斯的登场更像是股东救场。普京来帮阿萨德稳场,不是为了壮大叙利亚,而是为了保住自己在地中海唯一的深水不冻港塔尔图斯港。这个港口是它在整个中东的战略底裤,所以乌克兰打得火热也没动叙利亚的兵力。
伊朗带着家族保安进厂,帮忙打架的同时布局自己的“什叶派走廊”,从德黑兰到贝鲁特,叙利亚是必经之地,这块位置它必须稳住。
说到底,所有人进来都不是劝架的,而是分尸的。他们在不同的角落切走属于自己的利益区块,边境线还画在地图上,但现实早就被拆成碎片。棋盘在2024年底彻底定格,收益最大化之后,大玩家们自然不再耗费弹药和精力。
你要是去年冬天在阿勒颇,会看到最荒诞的画面。数千人因为没取暖燃料冻死在家里,几公里外的边境,两万吨煤装车往外卖,变成美元流进某些人的账户。这就是叙利亚的现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死与苦也掀不起一点涟漪。
从曾经国际新闻的“热搜王者”,到今天的无人问津,叙利亚的故事是媒体镜头下的消失魔术。几年前,阿勒颇、化武、难民铺满头条,记者扎堆。现在连国际版的一个角落都难找它的名字,因为对外部势力来说,一个没有可榨取价值的棋盘,没有再关注的必要。
所以你再去看,叙利亚就像你手机里那个多年没打开的App,界面变了,联系人都灰了,你甚至忘了当初为什么用它。但它并没有被卸载,后台还在跑,只不过没人看,没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