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央视 3 次点名全红婵!夺冠不到 72 小时,2 大信号藏深意,果然不简单

“我真棒! ”全红婵三字引爆全网,183天后的完美水花藏着多少咬牙时刻,广州奥体中心的跳水馆里,全红婵站上10米台时脚踝还缠着绷带。 这是她时隔183天重返赛场的第一跳,搭档是新队友王伟莹。 起跳、翻腾、入水水花小得几乎听不见声音。 裁判打出76.50分,央视立刻发文:“全红婵伤愈首秀,暂列第一! ”

五个月前,她因旧伤复发退赛,体重上涨的话题被顶上热搜

有人质疑“天才陨落”,甚至猜测她会退役。 如今,她带着235.86分的成绩和一句“我真棒”归来,全场观众跟着她满场捡娃娃的画面瞬间刷屏。

控制体重到“克”的残酷

为备战这次全运会,全红婵每天要称重好几次,计量单位精确到克。 她身高从1.43米长到1.53米,体重从38公斤增至46公斤。 国际泳联数据表明,体重每增加1公斤,空中转速减慢0.1秒;身高每增高1厘米,入水角度偏差可能超过2度。 她放弃个人项目,只参加团体和双人赛。 教练组说,这是为减轻她的身体负担。 比赛前,她因为腰椎旧伤打了封闭针,队医曾劝她退赛。

第三跳的“王者宣言”

决赛第三轮,全红婵和王伟莹选择5253B动作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难度系数3.2。 这是双人赛中最复杂的动作之一,空中时间不到两秒,要求两人同步翻腾转体。 她们起跳时,广东队只领先上海队0.9分。 全红婵空中收紧身体,入水水花控制精度达92.3%。 80.64分! 这一跳拉开分差,最终助力广东队卫冕女团金牌。

央视三连发背后的信号#热点观察家#

央视三次点名全红婵,从“伤愈首秀”到“稳定夺冠”,反复强调“伤愈”和“团队”。 第一次发文时特意标注她的比分排名,打破外界对伤病的质疑;第二次将个人表现与广东队卫冕绑定;第三次直接附上三跳合集,肯定她的稳定性。 双人项目中,全红婵和新搭档王伟莹的配合被央视称为“不算完美但零失误”。 她们在短时间内磨合节奏,第三跳后拥抱的画面被镜头捕捉。

捡不完的娃娃和憋住的眼泪

领奖台上,全红婵反复摸着金牌,赛后全场下起“娃娃雨”,她笑着满场捡礼物。 有网友说:“看她弯腰时脚踝的绷带,我眼泪直接崩了。 ”她发文“我真棒”三个字,评论区瞬间破防。 有人翻出她赛前训练时调皮“炸鱼”的视频,和比赛时的沉稳判若两人。

团队里的“定心丸”

这次比赛,全红婵的角色从单人夺金转向团队核心。 央视强调“广东队卫冕”,突出她为年轻队友王伟莹、谢佩莹带来的稳定基础。 陈艺文在单人3米板夺冠后说:“全红婵的分数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从东京奥运的“天才少女”到如今带伤扛起团队,她的训练日志里写着:“多跳几次就不会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