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哥几个,今儿咱们得聊个让人后背发凉的话题。
你见过那种横着走路的螃蟹吗?
甭管见着谁都想亮亮自己的大钳子,结果一不留神,让人拿个小棍儿给捅翻了,四脚朝天,那叫一个狼狈。
最近,美国自家媒体《国家利益》,就给五角大楼上演了一场触目惊心的“预告片”,标题相当劲爆——《与中国的战争前48小时可能会非常惨烈》,简直就是一部美军版的《变形计》。
这可不是咱们瞎编排,是人家自己点的炮。
你看完那篇文章,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凉气,仿佛能听到编辑敲键盘时“噼里啪啦”的惊恐声。
这哪儿是新闻分析?
分明是一份递交国会的“军情紧急报告”,主题思想就一个:好日子到头了,该学学怎么挨揍了,不然中美战争前48小时美军损失会非常惨烈。
自打苏联老大哥自己把自己玩没了,美军这三十年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在中东那片泥潭里,开着M1坦克就像在自家后花园遛弯,什么伊拉克、阿富汗,想揍谁揍谁。
空袭?
那都是小场面,坐在几千公里外的基地里,吹着空调喝着可乐,鼠标一点,敌方基地瞬间“开席”。
他们的战争哲学就一句话:用美金砸出一条绝对安全的红毯,再让大兵们进去“扫尾”。
至于本土和海外基地,那可是“龙之逆鳞”,只有他们轰炸别人的份儿,哪有别人往他们家门口扔“二踢脚”的道理?
这么些年顺风顺水的日子过下来,硬是养出了一身“阔少爷”的脾气。
整个作战体系,就像个只会进攻不会防守的“肌肉男”,一套组合拳打得眼花缭乱,可腰马不一,下盘虚浮,压根就没想过,万一对手不按套路出牌,也能给你来一记黑虎掏心,这架还怎么打?
美军的弱点可能不止这些,比如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过长,过分依赖高科技装备等等。
如今这世道,变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早就没有了圣诞老人,想要什么都得靠自己一拳一脚去拼。
这不,对手换了,剧本也跟着全盘重写了。
当《国家利益》的文章里颤颤巍巍地提到中国的“东风快递”和那些漫天飞舞的无人机时,那种震惊中带着一丝绝望的“WTF”感,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咱们不妨脑补一下那个画面:中美战争开打的第一分钟,关岛、冲绳这些被美军视为“太平洋永不沉没航母”的基地上空,没有F-35战斗机的呼啸,取而代之的是“东风快递”那标志性的尾焰。
机场跑道被撕开一道道口子,像是被巨兽的爪子狠狠挠过;油库火光冲天,把夜空都染成了红色;指挥中心瞬间变成了一堆无法联网的废铁。
美军引以为傲的“6分钟快速反应”?
飞机都趴窝了,你还反应个啥?
这就好比一位绝世剑客,剑还在鞘里,人已经被点了穴,空有一身屠龙技,使不出来也是白瞎。
这还没完,后续的“补刀”才是最骚的。
你以为美军会束手就擒?
修复跑道?
想得美!
天上还有成群结队的“翼龙”和“彩虹”无人机在24小时不间断巡逻。
这些家伙简直就是开了“上帝之眼”,只要探测到地面有活物晃动,二话不说,一发导弹直接送你“上西天”,让你连拿起工具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给你办个“永久瘫痪”套餐。
这种斩草除根式的打法,显然美军还没适应过来。
海面上那些耀武扬威的航母战斗群,也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移动的靶子。
所谓“航母杀手”可不是吹出来的,你敢把脸凑过来,就得做好去海底喂鱼的准备。
一旦航母上的舰载机无法起飞,这个几万吨的钢铁巨兽,瞬间就变成了一座昂贵的“海上监狱”,美军最重要的“长臂”就这么被废了。
你看,这战争的前48小时,美军可能连一次像样的反击都组织不起来,光是自家后院起火就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
基地被打残,补给线被切断,通讯被干扰,从猎手到猎物的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崩溃,恐怕比物质损失更可怕。
最要命的是,他们是真没练过逆风局怎么打。
几十年的顺风仗,让他们忘记了战争的残酷。
他们的作战手册里,写满了如何用一百种方法弄死敌人,但估计没有一页是教他们“在自己快被弄死时该怎么办”。
一个基地跑道被炸毁了,剩下的士兵怎么办?
互相用眼神交流吗?
补给船被击沉,坦克飞机没油了,难道要靠士兵用爱发电吗?
这些过去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摆在五角大楼面前最现实的考题。
所以,《国家利益》才急了,大声疾呼要构建什么“打不死的分布式作战体系”。
说白了,就是别再把家当都搁一个地方了。
基地要分散,补给线要多样化,甚至要训练士兵,在半数装备报废、指挥失灵的情况下,怎么用最原始的方式继续战斗,比如用信号旗或者学狼嚎?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
美媒敢这么公开“自曝家丑”,说明美军内部的明白人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想和中国扳手腕,再抱着欺负中东小朋友那套思维,恐怕连开局的“新手村”都出不去。
这已经不是想不想学挨揍的问题,是现实的铁拳逼着你不得不学。
说到底,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技术竞赛,而是一场战略思维的“代差”打击。
当一方还在苦练“肌肉”时,另一方已经在研究怎么直接攻击你的“大脑”和“心脏”了。
如果美军还抱着那套“天下第一”的旧梦不醒,真到了兵戎相见的那一天,前48小时的惨烈,恐怕比《国家利益》描述的还要“精彩纷呈”。
毕竟,大人,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