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的朋友圈安静得像停尸房,基金经理的段子都开始不好笑了,整个市场弥漫着一股看谁先完蛋的诡异气氛。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准备关灯吃面,顺便研究一下去哪个天桥贴膜手艺更好的时候,一个幽灵般的信号出现了。地量,传说中的地量,成交额啪的一声,给你干到了一个让人怀疑交易所是不是提前下班了的水平。
地量是什么?地量就是绝望本身。是所有多头都闭嘴了,所有空头都觉得砸不动了,是交易软件上跳动的数字都带着一股有气无力的感觉。就像一场激烈的争吵过后,突然的死寂。这死寂,往往不是结束,而是有人在默默地掏刀子。对于我们这些在市场里被反复摩擦的韭菜而言,这种死寂,既让人害怕,又让人莫名兴奋。因为我们都听过那个古老的故事:地量见地价。当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机会,可能就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里,像一朵奇葩,悄然绽放。
历史这个玩意儿,虽然总被说成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它有时候喜欢玩点cosplay,让你产生强烈的既视感。有人翻出老黄历,说上一次见到这么一副死狗模样的成交量,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大盘刚经历了一场血战,冲破某个压力位,然后开始横盘装死,所有人都觉得完犊子了,牛市的火车头怕不是要当场熄火。结果呢?地量+回踩关键均线,一套组合拳打出来,一波轰轰烈烈的主升浪直接把所有空头都送上了天台。
当然,拿历史的剧本硬套今天的行情,属于刻舟求剑,容易被市场当傻子。但市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性,千百年来就没怎么变过。贪婪、恐惧、绝望、狂喜,来来回回就是那几套情绪。现在这剧本,眼熟得可怕。指数横了一个多月,把所有人的耐心都磨没了,然后Duang,地量来了。唯一的变数是,那根象征着牛熊分界、被无数技术分析大师奉为生命线的60日均线,还没完全跟上来,像个迟到的主角。
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就很清晰了。市场大概率还要往下再探一探,去跟它姗姗来迟的60日均线老情人来一次亲密接触。那一刻,如果地量的剧本还在上演,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正站在下一轮史诗级行情的入口。当然,也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又一个普通下午,这就是市场的魅力,它永远在给你惊喜,或者惊吓。
如果,我是说如果,那个最乐观的剧本真的上演了,风来了,猪要飞了,我们该骑哪头猪?这种时候,脑子里就别想着那些上蹿下跳的妖股了。牛市真正来的时候,最确定、最无脑的赚钱方式,从来不是去抓什么涨停板,而是直接拥抱指数。别问,问就是买宽基,尤其是代表着科技与未来的创业板和科创板。这就像打群架,别管对面谁最能打,直接冲着他们老大去就完事儿了,简单,粗暴,有效。
当然,市场也不是铁板一块。就在大家一片哀嚎的时候,有些角落已经提前嗨起来了。传说中的“煤飞色舞”又回来了,煤炭板块一天干了5个点,在绿油油的大盘里,红得像个异类。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里永远有聪明的钱,在大家为科技股的未来感伤时,人家已经悄悄回到最古老、最原始的领域里挖土了。这是一种避险,也是一种表态:你们的诗和远方我看不懂,但我家的矿能实实在在烧出钱来。
那么,如果真的有第二波行情,除了无脑的指数,更性感的方向在哪里?我还是看好我那两位“小甜甜”。一个是人形机器人,一个是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这玩意儿,听起来像科幻片,但你架不住有人玩命地吹。当中信建投这种浓眉大眼的券商都开始不顾体面,把嗓子喊哑了给你画饼的时候,你多少得信一点。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行业分析了,这是一种信仰的传销,当足够多的人相信它的时候,它离实现也就不远了。资本市场,很多时候炒的不是现实,而是共识。
而半导体,则是另一个维度的故事了。这已经不是一个行业风口的问题,这是牌桌上不能输的底牌。我们现在自主可控率多少?20%。上面的目标是多少?到2027年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这是一个下了死命令的军令状。未来几年,这个领域不是要发展,而是要大跃进,是要用钱、用政策、用一切能用的资源,把这条路给堆出来。这种背后有国家意志加持的赛道,它的想象力,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商业逻辑。赌这种方向,你赌的不是一家公司的财报,你赌的是国运。
所以,整体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地量这个信号弹已经打上天了,现在整个战场都在等那个最终的冲锋号,也就是指数与60日均线的那次决定性的触碰。市场已经把剧本大纲写好了,甚至把主角和配角都给你圈了出来。但故事的结局究竟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还是屠龙的勇士最后变成了恶龙,这没人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死寂中保持警惕,在喧嚣中保持冷静,然后,在信号出现的那一刻,选择扣下扳机。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