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美金修路,中国只掏10亿,剩下60亿让巴基斯坦自己找钱——9月27号北京签完字,朋友圈炸了:老铁,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巴铁”吗?
别急,先把画面拉回喀喇昆仑。去年洪扎段塌方,一卡车樱桃堵在山上烂成酱,司机蹲路边啃馕骂娘。那条被叫做KKH的破路,一年塌方十七次,运20吨货得跑四天,运费比货贵。现在大坝又淹了241公里,巴基斯坦急得跳脚:再不修,北部250万人只能翻山去印度卖土豆。
以前中国是二话不说直接打钱,这次画风突变。谈判桌上,中方代表把计算器一推:兄弟,70亿我们出10亿,剩下60亿你去找世界银行、亚投行、土豪私募,过路费涨价十倍也得认。巴方代表脸都绿了,旁边记者小声嘀咕:这哪是兄弟,分明是银行催收。
数字一摊开,巴基斯坦外汇储备只剩120亿,外债1300亿,兜里比脸还干净。但中方算盘也精:再借给你,你明年连利息都付不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要叽叽歪歪“债务陷阱”。干脆拉来世行和亚开行当冤大头,十亿刀他们掏,八亿刀他们掏,巴铁自己只掏两亿,听着像众筹修高速。
世行不傻,先派了三批工程师去测收益。货车从20吨提到40吨,过路费翻三倍,跑一趟省十小时,货运老板当场拍桌子:这钱我掏!于是账算明白:第一阶段20亿刀,世行10亿,亚开行8亿,巴铁2亿,修完82公里最烂的淹水段,剩下的40亿再慢慢磨。
但问题来了,涨价的钱从哪来?以前跑KKH的卡车司机吐槽,现在过路费每公里2块人民币,修完涨到20块,一车樱桃从吉尔吉特到喀什运费能涨3000块。果农急眼了:涨价谁买?工程师甩出数据:改建后货车载重翻倍,时间减半,综合成本反降15%,樱桃到中国能早两天,卖价贵五成。司机一算,嘿,不亏。
更鸡贼的是,中方这次连技术都打包卖。以前项目报价虚高30%,现在招标必须公开招标,中国施工队带着激光测绘仪进场,土石方误差不超过5厘米,巴方审计官连夜开香槟:终于不用背锅了。
当然,本地人最关心饭碗。洪扎村的小伙子阿米尔去年失业在家啃老爹,现在工地搬砖一天挣800卢比,比卡拉奇刷盘子多三倍。他爹种了一辈子杏子,以前烂在地里喂羊,现在卡车直接开到地头,收购价比去年贵50卢比一斤。老头咧着没牙的嘴笑:中国兄弟这次不借钱,改教我赚钱了。
高层也松了口气。9月27号签完字,巴规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回伊斯兰堡连夜开会:第一阶段2026年雨季前通车,2030年全线搞定,北部贸易量涨三成,7万个岗位安排得明明白白。最怕的印度媒体酸溜溜:中巴合作开始收利息了。伊克巴尔直接怼:总比你们修路修到边境对峙强。
说到底,中国这次不是不帮,是换了个帮法。从直接塞钱到教你找钱,从政府兜底到市场说话,连过路费涨价都算进收益模型。巴铁咬咬牙认了:毕竟,自己掏的60亿里,有40亿是别人抢着给,剩下的20亿靠樱桃和卡车司机慢慢填。
只是下次司机再堵在路上,可能一边骂涨价一边掏钱包:妈的,这路贵是贵,真香。 你觉得巴铁这波操作,算精明还是被逼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