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一次性补缴15年居民养老,每月领1286元!这事儿得这么看

60岁的成都张阿姨,去年做了一个决定:一次性补缴9.4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今年起,她的社保卡每月固定到账1286元养老金,算下来6年多就能回本,余下全是“国家发的工资”。这样的政策红利,究竟值不值得抓?又该怎么抓?

一、补缴政策:最后兜底,但有门槛

谁能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年满60周岁但缴费不足15年,可一次性补足;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若在2011年7月前参保,延缴5年后仍不足15年,也可一次性补缴;注意新规:2025年3月起,部分地区(如佛山)要求满65岁才能趸缴,逾期可能关闭通道。补缴金额怎么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分15档(每年200元至6000元),自主选择档次;例如选年缴6000元,补15年需9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647元/月,叠加地方基础养老金后(如上海1490元),可达2137元/月;若在安徽,则约794元/月。

二、1286元怎么算出来的?关键在“两笔钱”

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政府全额补贴,地区差异极大(上海1490元、天津307元、农村地区普遍100-2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补缴总额 ÷ 139(60岁计发月数)。以成都为例:补缴9.45万元进入个人账户,647元 ÷ 139 ≈ 647元,加上当地基础养老金639元,正好达到1286元/月。

三、补不补?先算清三笔账

经济账:按最高档补缴,回本周期约6-10年。若身体健康,越早补越划算;补缴劣势:不享受政府缴费补贴(正常逐年缴费有30-150元/年补贴)。政策账:城乡居民养老金已连续8年上调,基础养老金未来看涨;但一次性补缴无法参与“长缴多得”奖励(如山东对缴费超15年者加发基础养老金)。替代方案:若经济压力大,可选中档补缴(如年缴3000元×15年=4.5万元),月领约500元;对比商业养老保险,社保胜在抗通胀、终身领取,更稳妥。

四、实操指南:三步拿下“退休金”

确认资格:带身份证、户口簿到户籍地村(居)委会或乡镇社保所查询缴费记录;申请补缴:填写《补缴申请表》,选择缴费档次(线上可通过“四川税务”等地方平台办理);一次性缴费:通过银行网点或税务窗口完成支付,次月起领取养老金。

结语:补的是钱,买的是心安

一次性补缴如同“养老快车道”,尤其适合临近退休、缴费空窗的群体。但若年纪尚轻,逐年缴费+政府补贴仍是更优解。养老规划本质是“与时间赛跑”——早行动多收益,多投入多回报。

你怎么选?欢迎留言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