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资本市场上有个消息让不少人瞪大了眼——北方稀土的半年报简直是“炸裂”,利润同比暴增几十倍。要知道,平时提到“稀土”这俩字,总觉得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挺遥远,可这次却实打实地成为了舆论焦点。不少投资者甚至开始怀疑,这波行情到底能持续多久?业绩预告里有没有什么隐情?作为手握全国一半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的行业龙头,北方稀土究竟凭什么在短短13天内股价飙升60%,成交量连续破百亿呢?
先来看最核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预计归母净利润9亿到9.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到20倍。这种爆发式增长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公司依托白云鄂博庞大的资源优势,把产业链从采选、冶炼、分离一直延伸到深加工,实现了一体化运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功能材料,今年以来产销量都创下新高,加之价格逐步回暖,自然带动整体营收水涨船高。
再说公司扩张动作。近几年,北方稀土通过整合飞达、金蒙等区域中小企业,不仅提升了产能,还进一步掌控了原料供应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并购策略直接增强了公司对整个区域资源的话语权,也为未来发展埋下伏笔。有网友评论:“龙头就是龙头,该出手时就出手!”更有财经博主用数据佐证,“单看产销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国内还真没谁能撼动它的位置。”
但凡事都有两面。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闭着眼买入,那可得三思。其实去年上半年,因为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公司净利润只有4500万,同比缩水95%。根本原因就在于原材料价格不受自己控制——包钢股份作为最大股东,同时又垄断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权,每年定价谈判都像拉锯战,一个想卖贵,一个想买便宜,中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市场剧烈波动。有资深投资者调侃:“兄弟单位明争暗斗,比外部竞争还难搞。”2022年的那场调价风波,让不少老股民记忆犹新。
除此之外,高负债也是悬在公司头上的一把剑。截至2024年,总债务已超172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38%。虽然近年来积极向新能源、高端磁性材料等领域转型,比如钕铁硼合金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人形机器人关节,但目前这些业务占比仍不到四分之一,对主营收入影响有限。而且研发投入虽有所增加,却很难立竿见影改变盈利结构。
其实回望中国整个稀土行业的发展,从早期的小作坊无序竞争,到如今国家严控配额、有序整合优质企业,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这个战略资源真正发挥应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政策继续收紧管理,坚持不让低价贱卖重演悲剧,那么像北方稀土这样的龙头企业就具备穿越周期的底气。但话说回来,一家公司的长久成长绝不仅靠一次爆表财报或者短期热点驱动,更需要持续优化产业链条和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很容易昙花一现。
所以问题来了:面对PE超过100倍(市盈率极高)的估值,你认为现在还有没有长期持有价值?大家对于这份靓丽成绩单怎么看,是不是也担心其中隐藏着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欢迎留言讨论,也别忘记关注后续动态,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工业维生素”的下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