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S1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主场设在中国本土,原本是一场万众瞩目的电竞盛宴。这却成了LPL(中国英雄联盟赛区)的一次大滑坡记忆。投资超过五千万的JDG、WBG、BLG几支战队最终全军覆没,就连寄予厚望的AL也倒在了Faker领军的T1手中。更令人唏嘘的是,另一支曾经风头无两的IG战队,却选择了以观众身份“空降”决赛现场,这一操作让人五味杂陈。难道真的到了连“主场优势”都掩盖不了的低谷时刻?可是LPL就真的毫无未来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人不禁思考,中国电竞的希望还有多大?
AL与T1的对决被视为LPL在本届S15的最后一搏,但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而这场比赛的背后,隐藏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枪口瞄准LPL整体实力下滑,一线队伍已经无法抗住强敌;另又不乏对竞技精神的赞美,AL“无限接近于胜利”的表现被看作是仅存的荣光之一。让人尤为难忘的是,T1的核心选手Faker被称为“大魔王”,即使状态不在巅峰,却依然用绝对的统治力将比赛导向了终点。他不仅是T1的王牌,更像是并未冲淡的LCK(韩国赛区)威胁缩影。LPL的未来如何,这里似乎不能单靠一句“Faker无敌”来搪塞。最具流量的老牌战队IG“反向空降”决赛现场,更让热血粉丝们尴尬地无处发泄。那么LPL几千万的狂砸,最终换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回顾整个S15,LPL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悲凉。尤其是春夏赛季期间,几支种子队伍都曾展示出与LCK战队抗衡甚至超越的能力,比如JDG的超强团战运营,WBG下路的恐怖支援体系。随着S15开打,无论是面对强敌T1,还是LCK其他队伍,LPL却从旗开得胜直接滑向失利深渊。甚至于,像IG这样曾撼动过世界电竞的队伍,现在居然开始以一种纪念性告别的姿态,宣布莅临成都为观众助阵。这种行为乍一看很暖心,出于对粉丝的尊重;可是从竞技角度来是否多少有些“提前放弃”的意味?而且在AL失利的当下,无数LPL的普通玩家们在社交媒体纷纷表达失望,“砸钱并没赢来一场真正的胜利”,“中国主场也成了人家的表演赛”。正面和负面的情绪,被一场电竞比赛放大得淋漓尽致。
表面上LPL的几支豪门战队系列相继止步,风波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关于LPL战队战略方向的质疑正在不断升温。“为什么花了重金建设的‘超级战队’,却在关键赛事上一败涂地?”一条条评论里折射出当地广大电竞玩家内心的失望与自责,支持LPL的舆论氛围也出现了久违的罕见分裂。更让人困惑的是,曾经凭借全球乐观管理出圈的TES战队即将迎战T1,仅凭历史战绩即可知道他们几乎不可能战胜对手,而这更是让后续的比赛失去了悬念。“我们是主场,却越看越像看客。”一些玩家调侃式的评论,看似轻松,实则不乏忧虑。反对的声音也不妨直白:这不过是一场竞赛的失利而已,并不值得民族自尊作过多联结。电竞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寄托,对LPL的每一次击败,都让国内玩家更深感到凝聚力的松动。
就在焦灼的舆论争议中,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挑战T1失利后的AL,竟然通过官宣指出“遗憾带来的共鸣胜过短暂的胜利”。这句话被媒体广泛解读为对赛场失利的一种包容感化,不仅提振了部分迷茫粉丝的信心,也为赛事失败的战争中找到了一种合情的出口。另则是伴随着LCK队伍赛季几近无敌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式重金战队”的质疑也涌现。关键却是,IG和钟情单挑对决为荣耀召回落寞时代排查动力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