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令只降不杀!1万乌军身陷绝境,下一个作战季将终结战争?
三年过去,俄乌战场竟然演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最近俄方高调放消息,说前线有上万乌军被围,普京当场下令“只降不杀”。
这话一出,外界哗然,俄军的算盘也算是摊开给全世界看了。
其实细细一琢磨,这局面既有必然,也有无奈,更有点现实的荒诞。
说白了,乌克兰前线现在就是被一步步推到了绝路。
人在铁桶里,后撤路被俄军断得死死的,补给送不进,支援不上来。
基辅嘴上喊着死守,士兵心里却早已凉了半截。
俄军无人机天天在天上转,炸弹一波接一波砸下来,前线哪还有什么战斗力?督战队端着枪在后面堵逃兵,甚至传出有士兵被当场处决。
谁还想当炮灰?不少乌军士兵索性直接拍视频、举白旗,明着说“我不想死”。
这不是打仗,简直像赶鸭子上架。
普京选在这个节骨眼抛出“只降不杀”的命令,看似给对方留条活路,实则是杀敌一千自损不一兵。
你想想,乌军士气本来就垮了,被围的这些人既无外援、又没退路,日夜挨炸,一心只想着怎么活下去。
俄军这一下等于告诉他们:你们只要扔枪投降,我不杀你,还能护着你不被自己人背后开黑枪。
这一来,抵抗意志崩了,前线还能撑多久?俄军自己也能少死点人,多省点子弹弹药。
这场消耗战打到现在,俄罗斯底气明显越来越足。
普京前脚视察前线,后脚就秀了一把核动力导弹试射成功的信息,顺便还特意通知了美国。
明摆着告诉西方:我不光能打地面战,核武器也随时准备着。
你们要是还想加码,那就把账算明白点。
三年下来,乌克兰人口锐减,伤亡数字触目惊心,能打仗的人都快被榨干了。
西方的援助时断时续,光靠钱和武器根本救不了场。
乌克兰的工业、基础设施被炸得七零八落,新兵都是临时抓壮丁,士气能高到哪里去?
再看国际上的气氛,也早就变了味。
美国内部对援乌分歧越来越大,欧洲国家援助的热情逐年下降。
大国角力到最后,拼的还是能不能耗得起。
俄罗斯靠着自家军工,战略武器不断亮相,国内对战争的支持基本稳定。
反观乌克兰,民心早就散了。
大量难民外逃,国内失业、窘困、流离失所,甚至开始号召女性上前线,这哪里还像个能撑下去的国家?局势比谁都清楚。
当然,俄军的这点“仁慈”,其实是算得很清楚的。
表面上是讲人道,实际上是为后续大攻势做铺垫。
你前线要是没人再想拼命,俄军推进还能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叫“劝降先行,打仗不费劲”。
至于说冬末春初会不会有决定性进展,没人敢打包票,毕竟西方的援助还在流,乌克兰偶尔也会有点小反扑。
但从整体趋势看,乌军的兵力、物资、士气都在走下坡路,俄罗斯则越打越顺手。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即便是在舆论场,关于停火妥协的声音也比以前多了。
有人说分界停火,有人暗示谈判。
乌方高层嘴上硬朗,私下其实也在琢磨怎么收场。
西方国家也清楚,继续砸钱下去,谁都看不到胜利的影子。
俄方这边则是边打边谈,时不时亮亮肌肉,反正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如果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而是整个地区安全和经济能不能稳住。
战争拖得越久,冲击面就越大,全球产业链、能源价格都跟着遭殃。
中国一直主张和平解决,不站队、不拱火,这才是对的路子。
外部煽风点火、内部强撑门面,到头来都是普通老百姓遭殃。
普京这步棋走得并不复杂,但很实用。
给乌军指条活路,瓦解抵抗,还能顺势减小自身损失。
三年消耗下来,乌克兰已经是强弩之末,再打下去恐怕真就撑不住了。
西方愿不愿意继续陪着耗,乌克兰还能不能挺住,答案其实已经越来越明显。
战争没有赢家,也没有绝对的终点,但眼下这场消耗战,离分晓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