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京东1元拍卖的算盘声,我在火星都听见了

京东1元拍卖的算盘声,我在火星都听见了

京东把一辆价值十万的“国民好车”挂上1元起拍,三天引来17万人围观。要我说,这哪是卖车,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围猎”。

表面看,这是电商巨头联手车企巨头给消费者送福利。但恕我直言,这“1元”的榔头,砸向的根本不是传统4S店的围墙,而是你我那点占便宜的小心思。京东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要的不是卖车利润,而是用“价格悬念”这把钥匙,撬开流量宝库。

第一笔账算的是流量。10-12万的正常定价,1元起拍的戏剧性反差,这价格落差比过山车还刺激。我敢打赌,最后成交价绝对低不了,但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17万人已经点进来,贡献了点击、关注和讨论。这波流量红利,才是平台眼里真正的“国民好车”。

第二笔账算的是人性。就像算法永远知道你对什么标题无法抗拒,“1元起拍”和“由你定价”的设定,完美利用了我们对“掌控感”和“捡漏”的渴望。它让你觉得,胜负手不是钱包厚度,而是运气和手速。醒醒吧,当你入场参拍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了这场数据大戏里的配角。

最绝的是第三笔账——它算准了舆论的走向。广汽需要新渠道,宁德时代要装机量,京东要破圈。三方各取所需,却把“颠覆传统”的大旗甩给了消费者。这出戏码的精妙在于:无论最后谁拍下车,无论成交价多少,京东都是赢家。要么赚足眼球,要么真金白银,横竖不亏。

所以22号谁会成为“001号车主”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围观群众,到底是看透了剧本的观众,还是入戏太深的演员?当电商的算盘越打越精,消费者的算盘又该怎么打?我的建议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看看这场“1元狂欢”最终会停在哪个数字上。毕竟,天上掉的馅饼,往往都标着看不见的价格。

#怪有趣生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