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世界上最魔幻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老板画的饼,也不是女神说的好人卡,而是你家楼下那个卖豆浆油条、几十年如一日的王大爷,突然有一天穿着皮夹克,敲锣打鼓地告诉你,他领投了可控核聚变。
你第一反应是啥?不是佩服他有眼光,而是想摸摸他额头烫不烫。
最近A股市场上,就上演了这么一出“王大爷的摇滚梦”,主角叫大众公用。
这是一家公用事业公司。是的,就是你想的那种。收收燃气费,搞搞城市基建,业务模式稳得一比,现金流跟老大爷的退休金一样准时。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股价也稳如老狗,想靠它发财,不如指望小区门口的彩票站。
然而,就是这么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节后突然打了鸡血,股价K线图拉得跟心电图抢救似的,把一帮追高杀跌的兄弟看傻了眼。
原因无他,市场突然发现,这个卖豆浆的王大爷,兜里藏着两张通往未来的VIP门票:一张叫宇树科技,搞机器人的;另一张叫摩尔线程,搞国产GPU的。
这下大伙儿都疯了,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家公用事业公司,而是一家披着燃气管道外衣的硬核科技投资平台。
这事儿,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咱们先来把这事儿扒光了看。大众公用搞这波操作的底层逻辑是啥?是情怀吗?是为国造芯的责任感吗?
都不是。说白了,是不得不干的“中年危机自救”。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亏钱,而是没有故事。亏钱可以讲困境反转,可以讲壮士断腕,但没有故事,就等于在资本市场里失去了呼吸权,估值永远被按在地上摩擦。大众公用就是典型的例子,主营业务是好,但天花板低到姚明都得弯着腰走路,你想让资本给它一个科技股的市盈率?做梦都梦不到这么离谱的。
所以,它不这么做会死吗?短期不会,但长期会被资本遗忘,慢慢边缘化。想要活得滋润,就必须给自己动手术,换个活法。
对外投资,尤其是投向风口浪尖上的硬科技,就成了最性感的选择。这就好比一个中年男人,与其在健身房累死累活地练腹肌,不如直接买辆骚包的敞篷跑车,效果立竿见影。
大众公用就是这么干的,它没自己下场造机器人,而是通过参股深创投,间接把钱撒给了宇树和摩尔线程这两家当红炸子鸡。
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GPU。都是风口上的猪。
所以大众公用稳赢了?想多了,朋友。它只是买了张去养猪场的门票,猪能不能飞起来,飞多高,最后肉分你多少,都是玄学。
我们来看看这两头“猪”的成色。
先说宇树科技,这哥们是搞四足机器人的,就是网上特火的那种机器狗。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已经不是富豪的玩具了。宇树把价格打了下来,一台机器狗卖9.9万,直接把国际巨头波士顿动力干懵了。这就叫降维打击,当别人还在把产品当奢侈品卖的时候,宇树已经准备把它铺成共享单车了。
更骚的是,宇树不只玩狗,还开始搞人形机器人,2025年收入占比要干到30%,而且已经拿到了中移动的大单。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正在从一个“极客玩具厂”,转型成一个真正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这种模式,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快速验证,快速迭代,先在市场上扎下根再说。
再说摩尔线程,号称“中国版英伟达”。这名头听着就吓人,毕竟英伟达是啥?是AI时代的军火贩子,是所有大模型都得跪着叫爸爸的存在。摩尔线程干的就是国产替代的活儿,它的GPU已经能支持千亿级大模型的训练了,千卡集群效率甚至还不错。
当宇树的机器人需要一颗强大的大脑来实时处理海量数据时,摩-尔线程的GPU就是最佳CP。一个提供场景,一个提供算力,这俩凑一块,故事的想象力直接拉满。
于是,市场的逻辑就清晰了。大众公用,通过深创投这座桥,间接把机器人(硬件)和GPU(算力)这两个最火爆的概念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投资闭环。
这操作骚不骚?太骚了。
但是,朋友们,兴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魔鬼永远藏在细节里。大众公用的持股,是“间接”的。什么叫间接?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在朋友的朋友圈里,给一张有明星的合影点了个赞,然后就对外宣称自己跟明星是铁哥们了。
关系是有,但非常脆弱。根据数据,大众公用通过深创投,最终间接持有摩尔线程的股份大概是0.18%。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摩尔线程市值涨100个亿,传导到大众公用这里的理论增值也就一两千万。
这对于一个市值一百多亿的公司来说,是锦上添花,但绝不是乾坤挪移。
市场现在的狂热,本质上是在玩一种“估值套娃”的游戏。大家不是在给大众公用的燃气业务定价,而是在给它“科技投资平台”这个新故事、这个预期在定价。这就像拆盲盒,在宇树和摩尔线程上市之前,谁也不知道盒子里是隐藏款还是“谢谢惠顾”。
股价的上涨,是无数相信这个故事的人,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往往比基本面更脆弱。
我们再用【利益相关方博弈法】拆解一下:
1. 大众公用: 核心诉求是摆脱“公用事业”的估值陷阱,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它用燃气业务的稳定现金流,去赌一个高弹性的科技未来。赌赢了,名利双收;赌输了,反正主业还在,饿不死。这是典型的非对称博弈,风险有限,收益无限。
2. 宇树和摩尔线程: 拿到了钱,还多了一个有国资背景的间接股东,方便讲故事,也方便拿资源。它们是这场游戏的直接受益者。
3. 散户投资者: 分为两派。一派是看懂了这个资本游戏,进来赚一波预期差的快钱,他们是聪明的投机者。另一派是被“机器人”、“国产GPU”这些词砸晕了,以为自己买了下一个英伟达,他们是这场盛宴的燃料。
4. 机构和游资: 他们是这场游戏的“荷官”,负责点火、煽风,以及在散户最疯狂的时候悄悄收割。股价的暴涨,离不开他们的精心策划。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发现”的故事,而是一场围绕“认知差”展开的多方博弈。你以为你买的是资产,其实你买的是一个故事的入场券。
把大众公用的财报拿出来看,就像一份体检报告。燃气业务是基础心率,稳定,但也就那样了。而那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是肾上腺素,偶尔飙一下,让你觉得自己还能跑马拉松,但肝上的阴影(高风险投资)是藏不住的。
现在,市场正处在肾上腺素飙升的阶段,所有人都在盯着宇树什么时候交招股书,摩尔线程什么时候敲钟。这些事件,就像一个个燃料包,会不断刺激股价。
但风险也在这里。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比如IPO受阻,或者上市后表现不及预期,这个美丽的估值套娃就会瞬间崩塌。那时候,大家才会想起来,哦,原来它本质上还是一家收燃气费的公司。
所以,大众公用的这波操作,不是什么神话,它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市值管理炼金术”。它没有创造新的价值,它只是通过资本运作,把未来的、不确定的价值,提前折现到了今天的股价里。
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市场)喘气的时候,也就是在信息真空、情绪酝酿期,给他一记重重的闷拳。
对于普通人来说,看懂这场游戏,比参与这场游戏更重要。因为当你冲进去的时候,往往是钟声敲响、酒席散场的前一刻。与其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不如安安静静地当个吃瓜群众,看懂资本是如何用故事和预期,完成一次华丽的收割。
毕竟,王大爷的摇滚梦很美好,但门票,通常都很贵。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