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坐地铁,听到隔壁两位同事围着工资条嘀咕,我跟你说,真心的。就是大家普遍感觉到到手工资少了点,别慌,先弄明白数字再生气。广州、珠海、佛山等地自7月把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养老、医保、失业三个险种受影响最大,专业术语上叫“缴费基数调整”。我跟你说,别光看眼前,眼光要拉长。反正,这事儿值得掰开了算。
先来算账,举几个常见样本。举例广州某4500元的员工,个人养老以前按4588算,月扣约367元;现在按5500算,月扣440元,每月多交73元,年多876元。高收入者受上限提高影响,按上限缴费的人每月也会多出几百元。就是说,具体多掏多少,取决于你工资是在下限区间、正常区间,还是高于上限。我才不信呢,这账不用看清楚就闹脾气。
这钱什么时候能回流?这是关键问题。问句来了这钱扣出去,啥时候能回来?别着急,专业点讲,多缴的钱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将来养老金会更高,缴费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涨,按缴费年限叠加,几十年后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真的是越早缴越吃香,马上就能看出差别。
第二是医保待遇更好。用医学保险术语说,报销上限、门诊和住院目录、个人账户结余都会受基数影响。举例说明,在职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提升,社区医院报销更高,慢性病长期用药自付比例下降,长期累计能省不少。我跟你说,这种日常小额支出长期累积就是大数目,真心的。
第三是失业保险和社保连续性保护。失业金与最低工资挂钩,部分地区还提供失业期间代缴养老的安排,特别是临近退休者更受益。就是说,社保断缴的代价不止是短期损失,未来养老金计算和医保待遇都会受影响。我跟你说,别图眼前便宜,别偷懒断缴。
最后提醒几句实操性的事发工资先看工资条,灵活就业可自主选择档次,社保断缴会影响待遇,医保账户可绑定家人。就是那句话,别被数字骗了眼,长线才是真账。真心的,等到老了每月多领点钱,看病也能少掏腰包,你就会觉得今天多交那点儿钱,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