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这一回,印度也没闹。”就一句,朋友圈中间截就能把分裂叙事戳穿。
头一天天津空港,莫迪比普京早落一小时,没人给他送大红花,舷梯下只有闷热海风和卷帘条幅,他还得顺着地贴疾速钻进商务车道,去迎一个等了他三年的会面,短短十二分钟,中方等比缩放行程表,直接把前后五分钟给封口,两边助理都不敢掏出手机,据说谈的不外乎“宣言都敲烂草稿了,你给不给面子”,莫迪笑着点头,人脸识别的门把手还没开,时间就掐完。转头第二天大会开幕式,屏幕里那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刚一闪现,镜头对准莫迪,他稳稳抬手,在秘书处递来的PDF平板上签了,全场跟卡死的弹幕一样安静,就这么一票可不缺席。
回头想,三个月前的青岛防长会,印度防长辛格一边抠袖口,一边让助理递便条给主席台,写着“不签”,弄得上合公报后面跟的是六页纸后面缺一句,集体照还留空,他本人贴在边缘隔着半臂宽,那股别扭劲儿像谁欠他五年年终奖。更早一点,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莫迪没去,放苏杰生去念稿子,会上直接往“一带一路”话头上劈刀,说“我不能支持,涉及主权”。去年十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总理理事会,他派的是商务部副部长,一听完公报排比句写着“倡议对接”,直接拧笔头走人。今年四月巴西里约金砖外长会,公报讨论稿里一句“反对单边制裁操弄”,印度代表卡着嗓子说“不行”,大家只能拆成两块公告,十年头一回黄页。加上六月伊朗以色列那一出,换别人签字两三天就上官网,印度特意补说明“我方没参与案文”,怕家里外媒把“谴责以色列”盖他头上,一溜后退。
可这些都架不住西边的关税大棒拍下,七月最后一天,川普正式把印度钢铝干到50%,顺带把莫迪诉苦留言的语音直接给拒听。要说印度之前还抱着“我跟美国交底,你们金砖上合少吹捧俄中”的小算盘,这回真是货到付款都拦不住。于是印度国营炼厂抹开账簿,八月十几号开始恢复买俄油,翻往年批评俄中那一页像刮奖卡,低头姿势也没提“价格上限”四个字。沿着这条线,印度还推迟了原定访美的经贸团,借口是“国内罢工”,听者都笑——自家工会领导人还在推特上打问号。段子诞生:你连川建国电话都不接,谁帮你说关税半价?
来天津参会之前,莫迪内阁开过两小时电话会,议题栏就一行“路在何方”。从安全顾问到财政部长,谁也没把西方市场情绪说圆,有人把反对派领袖会议记录都念出来,说“再对抗中国,年底双边贸易往哪找一千一百亿美元买中间件”。秘书处回话更是直接:如果上合又裂到五缺一,明年乌兹别克斯坦轮值还想不想办?国内还有一万名换钱农民正堵在德里环城公路,等着液化气补贴到账,地缘秀肌肉能有卡里的钱管用?一圈通话完,莫迪放话去天津,外事办底稿划掉那三行“保留意见”字样,摆明要一口气签字。
可即便签了,也难以把情绪直接拧回到二零一九。那年在泰米尔纳德邦再见中方领导人,湖边还摆舞蹈汇演,护栏外小孩举手幅欢迎,瞬时视频火遍全网;二连后边境摩擦、视频断更,社媒留的全是帐篷对峙图。现实的冷凉感像是冷水一朝泼到指尖,让双边航司航班三年停在每周一班,自贸可行性研究扔抽屉里落灰。如今天津宣言就算满票,也只能算递回入场券,真正的肉菜还在后厨:中印边界谈判始发站至少拉回到军长级热线,印度想在电池、通信设备上分供应链蛋糕,也要先把自己对中国进口阀门松两圈。否则贸易逆差照旧刷新,印度手机组装厂空喊“印度制造”,关键料件还在对岸仓库排队等清关,时间一久,生产线工人用脚投票回农村。
莫迪当然明白,再举“战略自主”旗帜也得买油气、做出口,多哈港口与符拉迪沃斯托克走货不能靠口号抵达,他此前宁可绕远用欧元结算俄油,不就是怕美国“二级制裁”呸你一脸;可现在川建国油盐不进,白宫第一关税刀对付墨西哥加拿大,第二刀就冲新德里,你那点跟班红利账面抵消,再来一船油也会被贴上百分之五十的价签,财算司已经把全年增长目标从八点一下调到六点八;扭头看卢比汇率,自由落体进七十九,新世行报告把印度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又往后拉两位。经济这条弦,一旦比不上隔壁越南孟加拉抢单量,国内就业图片一甩出来,舆论口径就只剩“怎么办,快点想”。
再拉回天津议程。宣言第十三条写“加强成员国航空运输互联互通”,印度要价把“区域全面航权自由化”改成“循序渐进,以双边谈判为主”,主席国没拒绝,只把这句话按在一家一家谈的节奏埋进行动计划附件;二十一条又说“探索建立上合开发银行”,莫迪团队怕表决权吃亏,临时想加上“股权决策需遵循所有成员平等协商”,俄方也替北京吆喝一句“先可研再谈判”,他没再死磕。其实现场交锋不超过五分钟,没有媒体直播,各方按次序发一次话,就算通过。朋友圈流出来短画面,会餐大厅灯暗后,莫迪侧头跟普京嘟囔,翻译没赶上,只见两人嘴角都乐,不到两秒镜头切走。
回头一路安检离开酒店,莫迪专办把鼓鼓文件袋交给记者看,里头厚厚八页纸多语言对照,是要拿回国会表态的汇报材料。上头圈得最多的是“反恐”,印度媒体顺势解读为“新疆到克什米尔全境盯防”,可以说牵强附会,也有人信;对克什米尔四月的恐袭事件,宣言并没点名,印度就在这时把自家遭遇合并进“全球反恐”叙述里,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我在上合里也为你们讨说法。场内他是妥协方,场外他要当守护者,内外兼顾不新鲜,说白就是“我签字,但不耽误我自说自话”。
同期一位欧盟外交官推文提醒,“天津共识”不等于边境降温,中印新一轮军长级会议拖到秋天季风结束才有机会,他看到中印互动照片,只给出一句“猫犬合照未必就是一家”,颇具旁观看戏意味。真实场景里,旗帜排排站,握手公式化,外国使团看完就打包行李去机场,剩下的还得外交官领回办公室慢慢磨。尤其对新德里的人,白天拍完大合影,当晚就能接到销量大跌大贸商的求援电话——芯片交期又滞三周,税提未见准信。问题甩回莫迪办公桌,签名笔水温还没凉透,现实就把铅笔又削好塞他手里。他深夜转发一条推文,画面中间是自己在签字台,两旁的中俄元首微微侧身呈微笑半弧;配一句,“上合一家亲”,可评论里最高赞的问句却是“那什么时候恢复中印直飞航班”,回答栏空白超过一屏。
故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翻转再翻转?不到六十天的功夫,印度就能从防长摆拍到总理合影排队,连关税肉搏都强行把自己从一个“对抗角色”塞进“合作列表”,看似轻盈,其实成本已公告墙:油价波动先吃一波,汇率滑坡再吃一波,年底GDP还有可能再来一波;没别的招,他只有觅新沟排水。孟买智库给国会议员写了四行字:明年若想继续连任,两件事得搞定,一是把制造业缺口补上,二是把失业账单做平。而解决这俩,缺不了中国国际商品展、义乌保税仓和广州数控机械展,外加进口橡胶、合成纤维、种子粉状制剂——哪一个都够写一页采购清单。到那时,再热炒“离岸平衡”只会被产业资本骂“空头口号”。这就是当下印度政府、媒体、工贸圈的落差:嘴里还能硬撑时代风云,手上早开始翻供应链联络簿。
信不信由你,这份宣言能通过,纯粹是因为现实比立场更疼。 莫迪合影挂得再稳,签名捧得再高,也挡不住网民追问“机票何时降价”?
你说下一个淡季之前,中印之间能不能先重启大规模直航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