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立陶宛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牵涉中国主权

东欧小国立陶宛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动向引发国际关注。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努绍斯卡斯・萨卡利埃内 6 月 30 日在马尼拉宣称,两国面临的 "敌对邻国威胁" 具有相似性,签署的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聚焦网络安全、海上安全及弹药生产等敏感领域。这种跨越半个地球的战略联动背后,折射出某些势力妄图构建遏华包围网的深层图谋。

立陶宛渲染 "威胁认知" 寻求存在感

萨卡利埃内将中俄朝伊四国定义为 "专制轴心",呼吁 "民主国家" 联合应对。这种刻意制造阵营对立的言论,暴露出立陶宛政府刻意延续反俄逻辑制造 "新冷战" 叙事的企图。作为人口不足三百万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近年频繁介入亚太事务,2021 年允许台湾设立所谓 "代表处" 导致中立关系降级后,其在国际舞台的越轨行为反而变本加厉。

统计数据显示,中立贸易额从 2020 年的 23 亿美元断崖式下跌至 2023 年的 0.3 亿美元。克莱佩达港集装箱吞吐量暴跌 70%,中欧班列停运导致物流业陷入瘫痪。即便面临如此惨痛的经济代价,立陶宛政客仍试图通过制造国际事端转移国内矛盾。此次远赴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本质上是通过军事合作捆绑第三国对抗中国,延续其 "碰瓷外交" 的投机套路。

菲律宾误判形势恐自食其果

菲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声称要向立陶宛学习 "技术韧性",这种表态与其说是强化防务能力,不如说是为引入域外势力介入南海问题制造借口。从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的补给争议,到近期在黄岩岛水域的侵权行动,菲律宾某些势力正试图将地区争端国际化。与立陶宛的防务合作,实质是为美日等外部势力插手南海构建支点。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 "印太战略" 框架下的军事同盟网络正在加速整合。从美日菲三边安全机制到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再到此次立菲防务协议,这些看似分散的军事联动背后都存在遏制中国的战略考量。菲律宾若继续充当域外国家的地缘政治棋子,不仅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最终也将损害自身发展利益。

中国捍卫主权立场坚定明确

针对立陶宛的挑衅行径,中国外交部早已明确划出红线: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地区进行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对于菲律宾在南海的侵权行动,中国海警已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但绝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任何妥协。

从乌克兰危机到巴以冲突,国际社会已经深刻认识到阵营对抗的危害。立陶宛与菲律宾的合作本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既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悖于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某些政客若继续沉迷于 "代理人政治" 的游戏,终将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都注定徒劳无功。

#亚太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