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船的进化与自然的和谐

在舟山万邦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船坞里,阳光洒在忙碌的工地上,显得格外耀眼。

一艘艘巨型船舶正在接受“绿色手术”,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高效作业的高压水机器人。

它们像饕餮一般“吞食”着船体的铁锈,比传统方法快了整整4倍。

这种超高压水真空射流除锈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能大幅减少烟雾和粉尘的排放。

据公司总经理陈勇介绍,这种技术每年能减少10万吨的烟雾粉尘排放,相当于每修一艘船就能减少700吨污染物。

这样的创新,无疑为舟山的“绿色修船”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舟山的绿色修船之旅,始于2018年。

当时,舟山率先推出了《舟山市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条件(试行)》,这一举措很快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从那时起,绿色修船装备和工艺便在舟山广泛应用,带来了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订单。

可以说,舟山在这条绿色赛道上,已经跑在了全国前列。

然而,舟山的野心并不仅限于此。

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建议舟山“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修船标准”。

舟山迅速行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开始了探索之路。

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舟山终于在去年11月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的地区。

这一突破,标志着舟山从生产实践层面迈向了全球规则制定层面,完成了从执行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跨越。

今年上半年,舟山的修船业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国年修船完工超200艘的三家企业全部位于舟山,脱硫塔加装、转子帆改装等技术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

舟山船舶工业的产值达到了275.3亿元,同比增长26.6%,国际航行船舶修理的市场份额更是占据了全国的45%以上。

舟山五家船企跻身全球修船前十强,这不仅提升了舟山的国际地位,也让中国在全球修船行业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舟山的成功并非偶然。

长期以来,船舶工业被视为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但随着全球航运进入绿色时代,舟山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通过自主研发高端绿色修船设备,舟山万邦重工不仅助力了“绿色修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如今,舟山万邦重工的“未来船舶绿色智能运维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未来将能满足30万吨级各类商用船舶,特别是双燃料动力绿色船舶的修理需求。

从一张老照片中的“一抹绿”,到如今舟山全域涌动的“产业绿”,这一切都源于舟山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正如舟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不仅要实践领先,还要成为国际绿色修船标准的制定者。”舟山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力。

绿色修船,不仅是舟山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